
在当今中国的各个旅游景点,普遍重建或新建了一批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或者古籍上记载过的人文景观,它们作为当地扩展旅游文化方面的附属设施出现在旅游者的面前,云冈石窟的灵岩寺大概就是属于这样的建筑了。
云冈灵岩寺坐落于大同武周山云冈石窟大景区内的湖心岛中央,总建筑面积6800多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浓郁的北魏时期风情风貌风格的仿古建筑群。随团观览,脚步匆匆,但留下的却是非常好的印象。“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景镜、缀目新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云冈胜景取代了昔日漂浮的黑色煤尘。
灵岩寺塔院中的一侧配殿悬挂着两块匾额,一块上书“天高云淡”,一块上书“山净尘清”,写得多好啊,宝刹重光,但愿山西不再刮黑色的风暴!
云冈石窟灵岩寺

云冈石窟景区大门

云冈石窟景区大道

夕阳红的旅游团,全是老头老太太。

云冈石窟景区检票处,哈,老夫只能半价啦。

昙曜广场

昙曜,北魏复兴佛教之名僧,云冈石窟开凿的主持者,也是云冈石窟灵岩寺的开创者。

昙曜塑像作者为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南京大学教授吴为山。

昙曜广场上的北魏风格建筑。

昙曜广场上的北魏风格建筑。

佛光大道

佛光大道两侧13对柱高8.73米的象驮石幢依次排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六牙白象是佛经中的一种坐骑,六根象牙代表的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精美的汉白玉石幢,柱身布满佛陀的浮雕。

年轻的女导游,滔滔不绝解说啦。

礼佛浮雕小广场上的弧形帝后礼佛浮雕墙。

礼佛浮雕墙(局部)生动再现了北魏时期皇家礼佛的盛大场面,上图浮雕全是皇帝,下图浮雕皆为皇后。

都说它是摇钱树,我称它为觉悟树、拜佛是为什么呢?

佛光普照,山堂水殿灵岩寺。

持灯菩萨,山堂水殿灵岩寺。

七孔玉带,山堂水殿灵岩寺。

山门在即,山堂水殿灵岩寺。

环山抱水,山堂水殿灵岩寺。

环山抱水,山堂水殿灵岩寺。

灵岩寺山门

交脚弥勒菩萨造像

灵岩寺山门内交脚弥勒菩萨左右两侧的护法神。
灵岩寺浮屠塔

灵岩寺浮屠方形塔的5层塔身四周均为栩栩如生的佛教人物浮雕,堪称石雕塔中的上品之作。

塔院中的配殿建筑。

塔院中的配殿建筑。

塔院中的配殿建筑。
塔院中的配殿建筑。

灵岩寺千佛殿

释迦牟尼造像

释迦牟尼造像的左右分别为燃灯佛、多宝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等。

灵岩寺大雄宝殿

“十里河畔洗尽古今风云人物好梦都成百年恨唯大佛泰然万念俱空;
武州山下看破天地沧桑世事痴情皆为终身累独香火依样千秋犹存。”
——大雄宝殿楹联作者耿

大雄宝殿的三尊主佛像分别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灵岩寺三大殿的主佛像材料全部采用香樟木,雕刻人均为福建莆田黄氏木雕传人黄文寿。

灵岩寺四角楼之一,上挂“慈悲”、“遇合”等匾额。

慈悲好为,遇合难求啊!有宋人吴潜(1195—1262)《水调歌头》词为证:
“每怀天下士,要与共艰危。谁知暗里摸索,得此世间奇。却笑当年坡老,过眼翻迷五色,遇合古难之。访我鸳湖上,真足慰心期。
醉谈兵,愁论世,夜阑时。自怜磊块,近来鬓底两三丝。目送云帆西去,肠断风尘北起,老泪欲垂垂。骐骥思长坂,好鸟择高枝。”

有“慈悲”匾额必有“喜舍”匾额,慈悲喜舍乃是佛教从《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一种精神,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

缀目新眺,山堂水殿灵岩寺。

缀目新眺,山堂水殿灵岩寺。

缀目新眺,山堂水殿灵岩寺。

缀目新眺,山堂水殿灵岩寺。

缀目新眺,远处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那里应该是一个被废弃的煤矿。

缀目新眺,湖中少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写的林渊景镜大概只能在雨季才能看到?

缀目新眺,山堂水殿灵岩寺。

缀目新眺,山堂水殿灵岩寺。

缀目新眺,云冈石窟旁侧崖壁上的摩崖石刻(上有清乾隆所书的“天下第一”和唐玄宗李隆基所书的“高视千古”等大字)。
缀目新眺,隐约可见的武周山南麓云冈石窟群。

进窟之前,留下此地此景的纪念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