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刘兴亮|春节

(2019-02-06 01:09:59)
标签:

转载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Brother Xingliang, Happy New Year, the path to you: the old year has passed, full of vitality and vitality of the year has come to us. The sun has risen in the first da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he salute of Spring Festival has been set on fire, and the family reunion and happiness have surrounded the hall. The Year of the Pig has arrived. Here I say to you: Happy New Year, Big Brother Xingliang, auspicious Year of the Pig! In 2019, let's move on together! I wish you and your relatives good health, peace and auspiciousness; good luck always follow, happiness forever; the Year of the Pig auspicious, family happiness; career success, everything goes well; the Year of the Pig auspicious, happy New Year! Finally, the path once again to you New Year's greetings! 
原文地址:刘兴亮|春节作者:刘兴亮


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01

中国的春运,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群迁徙现象。

有位朋友说起中国的社会状况,认为社会稳定的标志之一就是春运,数亿人于半个月内在广袤的版图上来回移动,交通运输和社会运转悉数如常。这表明国家机器实属良性。

过年意味着回家。回家意味着沉淀于内心深处的乡愿仍旧是人为之奋斗的一维。

每个人都有出生地,在那儿最初进入了世界,从懵懂无知到感受丰富的外部,从胆怯封闭到步出家门,我们睁眼看世界,并终于在时间之轴上进入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02

读书曾看到这样一句格言:

知识即命运。

工作即生活。

能力即财富。

这朴素的人生哲学对常人而言具有隐晦的指导意义,它叫人勤勉,求知,并能够学以致用。总体而言,多数人的一生都为糊口而奔波,为进步而学习,但进步是为了更好地糊口。

在此常态下,如何从日常营生的束缚中超脱出来,有以精神的飞驰,是凤毛菱角的。然而总归有人乐于神游万里,驰骛八方。

在此之外,我们仍要为坚硬的生活做一些装饰,在佛格森那种持续的绵延中寻找断面,以便让身体与精神有所修正。

春节就是对实际生活的无际漫延状态的修正。

它的漫长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意义,对每个中国人而言都不言而喻。我们无法略过这个节日,在一年的劳作之后,在深秋就开始等待。

[转载]刘兴亮|春节

年味是淡了,但没到被忽视的地步。它仍然代表着团圆,和睦,欢庆,缅怀,以及展望。


03

中国人过春节的隆重,我总觉得高于西人的圣诞。

在我看来,春节不是一天,而是前后接近一个月的连绵的宴席。这种隆重从儿时即深入每个人的思维。

端午节是一天,中秋节是一夜,唯有春节是一段时间。

进入腊月,即意味着春节的倒计时开始,各种民谚都让这种期待披上了祥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段,意味着准备不同的吃食和年货。随着时间的日益临近,大人们期盼着儿女归来,孩子们等待着阖家欢聚,走在街头的人似乎多了些轻松的笑容。

这其实是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为什么整个腊月和正月期间,人们不如其它时间里显得焦虑呢,至少减轻了很多。

也许这就是春节的魔力,它意味着欢快,无论日常的喜怒哀乐如何四处生发,到这时你总在潜意识里觉得应该多些快乐和期盼,每个人都这么想,就会相互影响和带动。

整个街道都干干净净喜气洋洋,每个家庭都和和睦睦,就连国家也较日常温和——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春运期间温暖人心的故事了。

这就是过年的社会氛围。


04

如今的孩子不像过去那么期盼过年了,他们生活在蜜罐里,每天都吃最好的,穿最贵的,未曾有物质上的匮乏感,因而似乎精神也比我们小时候更富足。

周围很多朋友步入中年,过春节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父母健在的,必须回家过年;一派是父母离世的,只好在全世界流浪(你也可以说这是跨国旅游)。

在这样的格局里,孩子们也意识到,春节是要团聚的,如果没有了团聚的意义,似乎春节就变味了。

在旅途中,在异域他乡过春节,我认为这不叫过春节,叫「路过春节」。有的甚至连春节都不能路过。那真是一个中国人莫此为甚的凄惶了吧。

春节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今的孩子太少了,很多家庭只生一个(当然这样做曾经是很光荣的),有的甚至不生。这就让节日的氛围顿时失色。

[转载]刘兴亮|春节

要知道,任何欢快的节日氛围,能被烘托起来,百分之九十的功劳在孩子,大人们不过是在旁边做了些硬件铺垫而已。

只有孩子才能体会到纯粹的快乐,他们身体散发出来的这种因子,也能像探照灯一样投射到周围很多的事物与成人身上。

一个孩子在家庭里的移动和笑声,是成人的数十倍。没有他们,节日当然会显得寡然无味。

虽然,他们不如我们小时候那么渴望过节,但是节日要没有他们,却是吃了大亏。

试想想,那些没有孩子的家庭,过节时两口子四目相对,沉默无言的状态多么恐怖。

现在国家放开二胎了,还有很多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主要是购房和教育成本)而逡巡不前,有的生了一个就觉得够了(受够了),有的听说别人生了第二个,就伸长脖子张望,至于自己则是望而却步。

这就涉及到根本的问题。我们春节要为最隆重的团聚——与亲人也与祖先,而克服困难回家。如果父母不在了,就会在这个节日到来时茫然若失。

如果自己没有孩子,那未来的春节也是孤独落寞的。

写到此处我才明白,春节是要求家庭人丁兴旺的,它的聚会的意义正在这里,这种兴旺的祈求包含着对命运的不可预估性的抵抗,与庸常生活的和解,这也是生而为人的职责所在。

为了春节,为了下一代,大家都生孩子吧,都多生孩子吧。


注释: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后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