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弟子、妻子眼中的蔡振华(二)
(2008-07-14 18:20:54)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教练弟子妻子眼中蔡振华刘国梁乒乓球体育 |
分类: 孟凡全民健身 |
教练、弟子、妻子眼中的蔡振华(二)
信息来源:
http://blog.cctv.com/detail_17185_111471_1.shtml#article_status
当时很多人以为我推荐的第一人选会是江嘉良,其实我提都没提他,我向徐主任(徐寅生)和李局长(李富荣)推荐的是蔡振华,他俩都没有反对。我找蔡振华是在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期间,正好他在意大利国家队的合同也到期了,估计他没想过回国执教,因为国内很多人正想办法往外走。我当时也跟他说清楚,按国内的情况,他还没有教练级别,可能什么都不能给他,连房子都没有。没想到他答应得特别痛快,一刻也没耽搁,一个多月后,就打电话向我报到,说已经回国了。
1991年千叶世乒赛之后,蔡振华当上了男队主教练。从教练到主教练,也就两年时间。最初,他心里也打过鼓,担心自己到底行不行。我对他说,你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你就能做好。十年来,他碰到的困难比我多得多,一般人可能坚持不下来。他能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是性格造就了他。
黄胜:嫁给他,就是因为他憨厚诚实
我原是北京红旗越剧团的演员,对任何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1983年,别人介绍我们认识时,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乒乓球运动员。当我后来得知他特别有名时,心里反倒有点打退堂鼓了:找一个那么有名的人干嘛?应该找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没那么累。但慢慢接触下来,他给我的感觉始终是第一次见面留下的印象:憨厚、诚实,很可靠的一个人。第一次见面时,他脑门全是汗。
这十几年总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我:你当初是怎么找上老蔡的?我总是说自己命好,但是讲心里话,我跟老蔡结婚时,还有点冒险呢。因为那时候体育市场化还没有开始,不知道将来他能干什么。退役后他没有北京户口,意味着没有粮票、肉票、糖票、布票,没有单位分房子,这些问题都很现实。
我们在一起二十年,也就刚结婚时过了段轻松的日子。他退役后等着出国,到意大利后,生活条件确实比国内舒服多了。后来队里让他回来当教练,我当时已经怀上蔡意了,如果生在意大利,18岁以后他可以自己选择国籍。老蔡对我说,十年以后,中国肯定比意大利还好。其实我俩都不懂经济,也不懂政治。他当时明明是哄我,我也信了,还信对了。
刚回来时生活上反差很大,那是我们最苦的一段日子。到北京后住在老蔡朋友借给我们的房子里。后来许指导出国了,腾出房子让我们住,就在训练局对面,离队办公室也就100多米,但他还是经常回不来。有一次,他妈妈的胃疼得厉害,我们也不敢叫他。等老蔡回来时,老人家已经睡着了,屋里的灯关着,他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妈妈床前,也不开灯,老半天没有出来。后来他也没说过什么,但心里一定很内疚。回想起来,好像是挺残酷的,就100米的路都不能回家。
有时候他也挺会哄我高兴的,像2000年乒羽中心分给我们一套新房,从设计装修到买材料买家具,都是我一个人跑。装修完了一拨拨朋友来作客,大家都说我有眼光。后来我才知道,是老蔡嘱咐了所有人,到我家里一定要说好。反倒是一般丈夫都会做的事,比如结婚纪念日、老婆的生日送点礼物,他做不到。我一点儿不生气,因为我也经常把他的生日忘了。
很多人都说老蔡胆大心细,这些优点可能都体现在工作中了。在家里,他可是胆小粗心。以前他都不敢换灯泡,灯泡坏了,他站到椅子上,让我拿着搓衣板站在下面,嘱咐我如果他触电了,让我把他打下来。粗心是表现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他对儿子的关心太少了,如果老蔡连续两天晚上在家,儿子都不习惯,“爸爸最近怎么总回家?”我也不习惯,有两次他回家吃晚饭,我没做他那份,这么多年已经习惯我们娘俩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