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们对于讷于言是相当看重的,而不是觉得穷辨就很好。他们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中每个过程需要足够的修养,方能担当大任。孔门的学说,自己是希望培养社会栋梁之才,所以对于人才的要求,自然就是要求稳重、深思、慎虑,这样的人才方能堪当大任,即使不是天裂补救之人,也是扭转亁坤、挽社稷于倒倾的人物,对于口舌之辨应是不差,但平时不会争口舌之利,否则会让人觉得没有深厚的内涵。
有一个典型的反面事例,那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杨修 一一
杨修之死,一直以来都在告诫所有人:一个人有才能,但是太早显露,且不考虑场合,最终只会招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