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成都下水道
成都下水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94
  • 关注人气:6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步行速度!

(2008-07-30 18:03:59)
标签:

杂谈

 

 

暴热了几天的武汉,今天终于下了场雨,温度至少降了5度,走在街上,两个字:安逸。

 

我琢磨晚上的温度还要低些,干脆约上医疗组的几个哥们去同济医院的草坪上仰卧,体会杜牧老先生“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意境。

 

与成都比较,武汉很辛苦很忙碌,我看过一篇成都与重庆PK的文章,里面有个说法忒有趣:成都人的步行速度平均比重庆人慢20%,成都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比重庆人多45分钟。武汉大抵与重庆差不多,或者过之而无不及,至少我从来没有在重庆看到过,白玉纤手轻执一碗凉面的时尚女郎在大街上招出租车。

 

来武汉四个月了,我的步行速度快了30%,从租借的小屋到同济医院,上班步行半个小时,下班步行半个小时,肚子上积累的脂肪似乎少了许多,不像方言,身材继续“苹果”、继续“萝卜”。

 

夏天的武汉是火炉,炙热晃晃入目,于是挥汗如雨,为了补充缺失的水分,我一瓶接着一瓶的喝饮料,害得老子打的饱嗝都是“白雪公主脱衣服”,乔博士提醒我N次了,雪碧是碳酸饮料,改喝纯净水更有益于健康。

 

七月的武汉,炙热才峥嵘初露,我希望剩下的三个月,可以彻底消灭我的“啤酒肚”。

 

 

 

 

偶尔成都的朋友电话我,关心我的饮食起居,然后吹些不着边际的牛皮,开文化公司的王胖子说:曾写出名闻遐迩的《我的川菜生活》的作家石光华在窄巷子开了一家川菜馆,馆名比我们吹的牛皮还牛皮,叫“不许点菜”,生意好得出奇。

 

真正与石光华相识,是参加一次聚会,他一眼认出了我,说我在九十年代初期为他看过病,普通的尿道炎,处方了数百元杂七杂八的药,而且效果不好,未了他意犹未尽地总结:那时你刚毕业吧,庸医一个。

 

现在的石光华,是我经常约到一起喝酒的朋友,见面照旧以“庸医”称呼我,暗地里我有些许悲哀,据说全世界的庸医之最是一位妇产科医生,第一次接生,觉得成绩还不错,虽然产妇和婴儿都没保住,好歹把晕死过去的婴儿的父亲救活了。

 

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游荡在“下三路”,会看很多的病,会做很多的手术,不过,现代泌尿外科的日新月异,成都慵懒的生存状态让我落伍。

 

草木一秋,生命如河,以同样的节奏去流淌,魂归天堂的那一天,也许我会死不瞑目。

 

四个月的进修,相当于读了四年的书,余华的一篇小说,描绘一位伤春悲秋的女人,食一条鱼,剩下的鱼骨完整得像一具标本,余华的本意,是想通过细节的捕捉来渲染一种变态,心思愈缜密,便愈是危机四伏。

 

在同济医院,见识了大教授们的缤纷演出,庖丁解牛般的精湛技术,宛若鱼的残骸,丝毫无损地摆在白色的瓷盘中,这是最优雅的“变态”,很情调、很品位、很有风度。

 

 

 

 

下午四点上网,看QQ群的聊天,饮食男女,爱恨痴嗔,怎样的聊,都不过分。

 

但今天我觉得过分了,“小豪”与“虾子”的争论,让心简若素的姐妹们瞠目,有些内容,还是私底下去贼眼溜溜吧,或者把语言净化一些,譬如二丁丁谈旅游,坚决不带老婆一起出游的他说得非常隐晦:到处都是快餐店,何必自带方便面?!

 

网络是网络,生活是生活,网络上的下水道经历了很多,方言最讨厌我的“得饶人处不饶人”,语言上的占尽上风,并不能彰显王者风范。其实我记住这句话了,不平凡的2008年,我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位与时俱进的医生,书一份淡定、一种从容、一丝骄傲、一缕满足。

 

我不是庸医,我在前所未有的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