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身在日本的博友月光中原
2011-03-14 00:18
http://blog.sina.com.cn/changxheng6004
3月11日东京时间下午2点46分,日本东北部发生日本史上最强烈的里氏8.9地震,灾区被害程度之强之烈全世界各种媒都在详细描述,不用我在此复述。当时我所在的东京都的震度约为里氏6级,震感非常强烈,但是因为阪神大震灾后,日本政府立法要求建筑必须能抗住8级地震,所以高楼林立的东京没有发生房屋建筑倒塌,也没有直接人员伤亡事故,但是,危及生命的间接事故却还是有的,而其中的一件就发生在我身上。
地震发生当时我们一家四人的情况是,家长也就是孩儿爸在北京出差;刚刚高考完的女儿在家上网;儿子刚刚放学正在学校一楼出口处往外走;而本应该坐在办公室里的我因为要替女儿交大学入学金,正走在东京都北区三井助友银行赤羽支店门前的大街上。
正走着,突然听到头顶上风铃声大作,心想奇怪,非年非节的怎么会有风铃声?抬头一看,电线杆、路灯、电线全都在跳舞般大幅度摇摆,再看身旁左侧,一座六、七层的书店大楼象打摆子一样在晃动,同时脚下开始剧烈颤抖,这才反应过来是地震了。也来不及思考,就下意识地跟着人群跑到了十字路口的正中间,此时街面上所有车辆都已原地停下,人们从各个方面向马路中间聚集,既没有喊叫声,也没有喇叭声,非常静,静得可怕,象是上演一部无声电影。
大约过了三、四分钟,终于可以站稳当了,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我也不例外,立刻往家里打,没信号,给女儿打手机,仍然没信号。当天孩儿爸的的手机也是我拿着,就两个电话换着不停地打,好不容易通了一次,女儿说正在家里平安无事,弟弟还没有回来。虽然话没说完说断了,但还是让我多少放心了,女儿已是大孩子,知道防灾避难的基本知识和作法,而儿子在学校也不会有大问题,因为学校本身就是官方指定的避难场所,不管多困难,学校的孩子都会得到最优选保护。收起电话之后,我做出了一个差一点儿要了自己命的决定,走进了身边的三井助友银行,为的是将身上携带的通帐存放到金库里。
这个店的金库就在柜台里侧,实际上相当于营业大厅内侧的一个套间,之间连个门都没有,看起来非常开放、安全。在入口处验证身份后,我还特意看了看天花板,确认没有晃动,才与以往一样走了进去,打开自己的箱子,放好东西,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就要往外走时,突然停电了,一片漆黑,然后听到“咣当”一声,不知哪里冒出一道铁门将出口封死了,接下来就是死一般寂静,叫喊、砸门,毫无反应,脚下还在时不时地摇晃,直到这时我才知道金库里只有我一个人,那种极度的恐惧感、绝望感,语言无法表述。
最初的慌乱过后,强迫自己坐在到地上镇静,开始慢慢思考,首先估计是地震启动了自动封闭系统,然后想到今天是星期五,接下来就是两天连休,金库的下一次正常开放要等到下星期一,如果今天出不去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这样下去到死也不会有人知道。于是明知通讯已经不通,还是用两个手机交替着不停地打电话,无数次之后,终于110通了,但信号太弱,没等我说完话就断了。继续打几次后又通了,可惜又是说话途中断掉。继续打,第三次接通时我省略了一切前言后语,只说了“三井助友银行赤羽支店、貸し金庫の中、閉じ込められた”三个关键词,马上又断掉,之后就再也打不通了。
这时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照这样打下去,手机很快就会没电,那时别说电话,这点微弱的亮光也会丧失,真的只能等死了,所以又开始不敢连续打电话了,开始胡思乱想,脑子里过电影一样经历过的人和事全都出来了。胡思乱想中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到外边似乎响动了一下,赶忙用力砸了几下门,响动声便渐渐大起来,象是重机器启动时那种很笨的声音。知道是救助人员来了,心脏开始剧烈地跳动,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一边擦汗一边紧靠门边等待。终于,一丝亮光透了进来,待到铁门渐渐打开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几个警察兄弟。出来时,与警察一起确认了时间,3点40分。
由警察的述说得知,正是我第三次打通110时说出的那几个关键词让他们作出了正确判断,立即联络距离最近的警察署,让他们到银行查看情况,银行方面当时还象傻子一样根本不知道或者说根本不相信他们的重大失误,到底是警察坚持确认,这才救出了我。
与警方办完简单的手续后,我重新回到已经关门的银行,要求他们对此次事故做出说明解释。出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叫宫崎俊彦的部长,另一个是叫西山直树的课长,从他们的话中得知,金库并不是由于地震启动了什么自动封闭系统,而是这个叫西山的在没有确认金库内是否有人的情况下手动封闭的。还有,平时关闭时间是4点多钟,而当天完全是由于害怕而提前封闭。至于电话,别说地震时通讯中断,就是平时不地震,在封闭的金库里边信号也是出不去的。听到此我无比愤怒,质问他们平时的灾害预防训练对策到底是怎么做的。当然也更加后怕,要不是老天保佑我打通了110……
由于担心孩子们,我在表示此事不算完后离开了银行。接下来就是回家的艰辛了,交通完全瘫痪,等出租车的队伍排出几里远,手机仍然不通,公共电话虽然已转为免费模式,但电话亭前的长队让人绝望。此时唯一还在运转的只有公共汽车,但也没有通自己家方面的。找来找去找到一个开往“王子”的车站,大约等了二十分钟,上了车,转来转去,用了很长时间才到王子站,不管怎么说离家近了一步。从王子下车开始步行,途中好歹给孩子们买到两个盒饭,总算于晚上7点到了家。到家看电视才知道此次地震的具体情况和严重性,之后便是连绵不断的余震,至今未停。
此次惊心动魄之后,我有几个深刻体会,写出来供朋友借鉴。第一是灾害发生时和发生后,最好呆在人多的地方,尤其不能到比较机密的人少之处。第二是关于手机的,日本也有几大家类似于中国移动、网通之类的供应商,其中DOKOMO的比别家略贵,此次事故中我手中的两个手机就分属两家,但几个至关重要的电话都是用DOKOMO打通的,另外那家的从一开始就废了。因此虽说DOKOMO比别家贵,我家还是一致决定今后一律申请DOKOMO。再有,现在的手机功能太花哨,平时扯皮时可能好玩,但到了真章儿却可能耽误事儿,比如我当时拿着一个据说是最先进的感应式机型,手忙脚乱中不小心碰到哪个键就会感应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光是退出就很费时间。因此,于救急功能而言,越简单的手机越好。
最后说说紧急时刻网络的巨大作用。现在看来,此次震灾中一直保持相对畅通的其实只有网络(至于说新浪博客难上那是另外一回事,与网络本身无关)。我在11日到家后立刻开机,发现网还通,EMAIL也通,甚至博客也还能上。当机立断地写了个简单的“报平安”,7点20分左右顺利发出(北京时间比东京时间晚一小时)。然后查信箱,看到了两个老朋友发来的询问灾情邮件,估计其中一位正在机器前,便马上回信,求之给母亲打电话通报情况。果然,不出几分钟回信就来了,说已经与我母亲联系上了。再后来,12日孩儿爸从北京顺利回家,基本上也靠的是网络联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