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中用到的“神器”
(2025-10-18 12:33:08)
标签:
杂谈 |
做腰椎开放式融合手术50多天了,陪伴了我近两个月的融合器和6颗钛合金钉子正在逐渐与我的腰椎长在一起。出院时医生叮嘱起身时要戴好腰围、前期除了吃饭上厕所要以躺卧为主,逐渐增加活动量,适当进行肢体活动;另外适当补钙,防止骨质疏松;加强营养,毕竟手术失血伤了元气;定期复查,不适随诊。我都按照医生的要求做了。
经过这50多天的恢复,我术前的腰腿疼痛和串麻已经消失,只是右脚3、4趾还有点麻,估计是神经恢复需要时间。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我更加体会到了当初主刀医生肖主任和我说的“打太多的钉子虽然腰椎稳了,但是你会失去很多生活的功能,需要权衡利弊”的真正含义,打了6颗钉子后,腰椎活动度小了,尤其是腰4/5和腰5/骶1大约承担了腰一半的活动度,融合后真的弯腰吃力,日常的穿袜子、穿鞋、擦PP都感觉够不着,需要他人辅助。在常人看来很平常的动作,但对于我来说就吃力地做不到,事事都求人那可太不方便了。我是一个怕麻烦他人且很要强的人,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力更生,于是我到万能的网上求助,还真的被我找到了不少“神器”,它们助我度过艰难的康复生活。
v
v
v
v
v
v
v
我是个很仔细的人,住院前预判了很多术后场景,买下了所有需要的物件,哪怕用不到也不能想用的时候手边没有,比如:女士接尿器、斜插式便盆(适合腰部术后,配套塑料袋和一次性手套)、床边坐便器、术后翻身三角靠垫、成人尿不湿及成人拉拉裤(粘贴)、便于术后洗涤的折叠套盆(三个一套)、消毒湿巾、马桶垫、带吸管的水杯、唇膏、漱口水等,甚至我还带了接线板和充电宝,以防充电不方便。拐杖、助行器、折叠轮椅全都用上了。尽管有的东西没派上用场(比如便盆、床边坐便器及尿不湿),但是有就心中不慌,没经历过,谁知道届时会发生什么状况。
真的是佩服中国的设计师,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生活中凡是有需要的东西几乎都能在万能的网上找到,这就要设计者深入生活、观察仔细、满足需求,这才能抓住商机,占领市场。在人口基数众多、老龄化加剧的时代,需要这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物件,有了它们,方便了特定的人群的需要,商家也赚到了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真的帮了我的大忙,助我康复,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