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和过度忍耐的代价
(2025-01-08 17:29:06)
标签:
杂谈 |
我从40多岁就备受腰腿疼的折磨,2004年做了双脚拇外翻手术、2007年做了双膝关节镜手术、2006年和2013年左右做过2次颈椎的硬膜外封闭治疗、2023年更换了右膝关节,近两年多次中西医治疗腰部疾患,一直没有太好的效果,医生建议做腰椎多节融合术,我还在犹豫,没有下决心。
医生看到我腰腿部的X光和核磁共振片后一般都会问我是否从事重体力劳动,回答当然是否,医生说我的骨关节退化严重,与80-90 岁老者的片子有一拼,与我的实际年龄很不相符,不疼才怪。我自己也很纳闷,想了想,除了估计与父亲高龄(50岁)生我有些不太优生外,我觉得可能与年轻时受过几次伤或过劳有关,但那时年轻,能扛,也无知,不知道需要求助医生,把小伤拖成了久病,现在后悔已晚。
我在北航读大学时,女生宿舍楼下有一片湖,到了冬季就会结冰,同学们就会在冰面上滑冰,我们同宿舍的同学多少都会一些,就带着我学习滑冰,有一次我重重地摔了一跤,好半天才在同学的搀扶下站起来,只觉得屁股疼,尾巴骨疼,不能靠着被子看书,上课坐久了也疼,转年的夏天游泳水凉也很难受,持续了至少一年多才好。
1990年的6月,那时我已经工作8年了,一次到安徽开会后大家利用周末爬黄山,那时年轻,又赶着坐绿皮火车回北京上班,就当天全程爬上去、晚上跑步下了山,待坐在火车上时,双腿已经动不得,碰哪都疼,蹲不下,连上厕所都困难,这就是膝关节受损伤的开始。
还有一次带小侄子去北京游乐园坐过山车,还特地等待一趟坐在第一排,想着这样会更刺激,就在过山车旋转起来后在空中有一个偏转,我的脖子被甩了一下,发出“咔”的响声,下来后就觉得脖子不舒服,可是就忍了,没去看医生。这就为后续的颈椎病打下了埋伏。
后来因腰疼看病时,拍了X光片,医生说我的尾椎骨是90度骨折的,问我是否受过伤?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敢情当年滑冰摔了一跤给尾巴骨摔成骨折了!因没有及时就医,已经成为了陈旧性骨折,脊椎骨的血液循环受到了影响,而且已经错过了正骨的最佳时机,没办法挽救了。其实当时就是太无知,不懂得到医院求助,身边的家长、老师、同学也没人说要到医院去看看,生生忍耐着疼痛,好坚强。
前些日子腰疼又拍了核磁片,医生说我的胸椎骨折过,而且说这个部位骨折一定是外伤,我才隐约想起几年前我由于坐电脑椅坐空(电脑椅向后溜不知道),一屁股坐在了家中木地板上,那次摔得不轻,可是想想就算是腰骨折了也不可能在这个部位打石膏吧,就忍着了,从此腰疼加剧。医生说那次墩这一下估计打乱了腰椎的结构,现在的疼痛就是累积的结果,而且我的骨头有严重的终板炎,一种无菌性炎症,是引起腰部疼痛的主要原因。目前脊柱侧弯、腰椎多节突出或滑脱、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终板炎、腰肌劳损,致使我腰疼、屁股痛、腿麻腿疼,走不了多远脚就麻木了,没有了感觉,会摔跤,很危险。
事情就是有因就有果,早些年年轻、也缺乏基本的常识、加上忙于工作和家庭,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小毛病没能及时治疗或矫正,造成了现在不好挽救的局面。我也是太能扛,对疼痛的忍耐性太过于好,致使现在受罪的还是自己。都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可是我怎么就没做到呢?
为了治疗我的腰腿疼,这些年可是没少花钱和遭罪,做各种检查,抽血、拍各种片子(X光、CT、核磁)、测骨密度等;吃了很多药,喝中药120副、吃丸散膏丹不计其数、吃营养神经的药、止痛的药;贴各种膏药、理疗、扎针、艾灸、按摩、针刀都试过;封闭针、阻滞镇痛也没少打。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无解。罪还得自己受,花了钱受了罪也没效果,代价过高,愁死人了。
历史不能重复,也没有后悔药可吃,这也许就是教训吧,后人们可不要学我,人在疾病面前很脆弱,要心疼自己,不可过度治疗,也不能讳忌就医,有了小毛病抓紧治就不会拖成大毛病。当年如果滑冰摔了及时就医,尾巴骨是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法矫正回来的;坐过山车造成小关节错位也是可以正骨治好的;当年爬黄山一路跑下上肯定是伤了膝盖软骨,造成了后面的骨性关节炎,没办法更换了人工关节;腰伤不及时治疗,长期无菌性炎症,腰疼锻炼就少,腰肌劳损,肌肉流失,不能帮助腰椎吃力,疼痛的牵扯、不良习惯和姿态不正确造成脊柱侧弯。累积几十年的陈疾,要想治好,谈何容易。
所以我们除了工作和生活,还要多多涉猎一些医学常识,要有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懂的东西要多多求教,要真的对自己好一点。现在获得资讯的方式已今非昔比,周围的能人也比比皆是,就算是付费咨询也有了很多渠道,有了毛病抓紧检查,找到症结及时治疗,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毛病稍大,现代医疗的进步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很多病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我的亲身经历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要珍惜大好的年华,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要过好就得对她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这个1,后面的0再多也白搭,以前老认为这话白说,现在才明白这是真理,这是我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理解,好朋友们,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