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大集
(2023-11-30 17:19:21)
标签:
杂谈 |
央行每年都会发行流通纪念币,我是集币爱好者,虽然发行量太大币也并不升值,还很积压资金,但是我还是在坚持自己的爱好,接到通知就会守候到点在网上预约,一次住家附近没约到,竟然约到了密云区,取币时大老远驱车过去,油钱都花费不少,无奈就是喜欢,先生也支持,就当去郊区旅游了。今年的现代京剧流通纪念币发行量减到6000万枚,预约依然火爆,虽不至秒没,但也十分抢手,这次我约到了住家最近的昌平沙河,还约到了丰台区一份,借着到沙河取币,正赶上沙河大集(西区)周三开集,就过去逛逛。
沙河大集分东西两个场地,被G6高速隔开,西集是每周三五开,东集是周六周日开。第一次过来,还不知道是什么道行,就先空手溜溜,知道了分区和售卖行情,返回停车场途中开始采买。大集里物品丰富,吃穿用度啥都有,基本是分区销售,鱼肉蛋奶、干鲜果品、调料干果、衣服鞋子、文玩旧货、现场制作的餐食等等,琳琅满目,价格嘛,各有高低,得懂行情。蔬菜水果价格还算便宜,主要是新鲜,有的论斤称、有的论盆卖、还有论堆论袋卖的,品种也很丰富。在大车上售卖的东西就会便宜些,比如:西红柿2.5元一斤,山药6元一斤,富士苹果10元3斤等等,都比超市便宜不少,新鲜草莓15一斤,巨峰葡萄4元一斤也很便宜了。我们采买了山楂、红薯和不少水果,不多买点好像对不起那10元停车费呢!大集就是普通老百姓物资流通的地方,物品丰富,价格合理,环境就说不上好了,露天出摊,户外很冷,冻手冻脚,北风一起还有扬尘,商家也不容易,逛大集就图个热闹和人气,一站式购物,买的多就更实惠,我就是去凑热闹,能捡便宜谁不要?!
北京城里面治理越来越严格,路边摊都没有了,也就是在京郊,还保持了民俗,有大集可赶,我们这些远离市中心的老百姓得以有集可逛,也算幸事。
老百姓过日子就是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疫情三年,大家手头都不宽裕,过紧日子,能省则省。我们也不例外,日常生活外,我们还要付出大量医药费(报销以外仍然开销很大),一些做不了的事也不得不请人来做(比如:修理、扫院子、家庭保洁等等),还有小外孙和年迈的婆婆,也需要经常有所表示,日常礼尚往来也是人之常情,总之,花销还是不少的,我们节俭惯了,绝不浪费,但该出手时就出手,把钱花在该用的地方。所以,大集还是可以逛的,又新鲜又便宜的东西还是可以买的,能省的银子也是需要省的。是这个理不?
逛大集既锻炼身体又看了热闹,还采买了便宜货,这种活动以后还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