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前来参观的人数之多,已经超过了我的想象。此刻,相关信息显示,在原定预约8千人已满员的情况下,又临时放开了2千人的名额……
“停车位已满。”
工作人员示意着我们将车子停在稍稍靠边的车道一侧,这暖心的举动,真有点让人出乎意料。
下了车,随着人流,信步走在广场的便道上,我仔细端详着眼前的云南省博物馆。
它那红铜色的外观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知道,它是借助这样一种特别的色彩,来体现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美称的云南;不甚平整的外墙造型和表面纹饰,恰似风化了的石林;而它的主体建筑平面则呈回字形,形如“一颗印”——云南传统民居建筑之雅称。
云南元素满满。果然极具“云南风”!
好一个匠心独运的建筑造形——刚看第一眼,我就喜欢上它了。
我极度欣赏它的独特个性,由衷赞叹其设计者的艺术眼光!
环顾四周,它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东与云南大剧院相望,南接季宏路,四周景观通透,庄重大气——已妥妥地成为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了。
对于云南历史的印记,我曾受限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其实,远古云南,曾是早期生命演化的摇篮,中国最早恐龙的繁衍地,中国人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重要场所。
展厅里所展现的经历20多亿年的沧海桑田,至200多万年前形成现在云南高原地貌的基本轮廓,让我初识了生命大爆发的原始以及神奇,令人惊叹。
还有,中原政局动荡、朝代更替频繁的东汉至初唐的七百余年,大量汉族的迁入,带来了汉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间的碰撞与渗透。但囿于地理环境等因素,汉文化的春风很难普及到被群山分隔得支离破碎的小坝子中,使得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至今还是保持着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让我们对多民族云南的形成原因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
在官渡小镇,我曾听闻唐时南诏王公游览滇池的记载。而在“妙香佛国”这一最具特色的展厅里,通过大量精美文物的展示,让我对云南唐宋时期大约600年的历史有了粗略的知晓。有关大理国的来龙去脉,也就此梳理出了大致的脉络。
有着72年馆史的云南省博物馆,于2015年5月18日建成新馆并对社会开放,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相遇,思想与艺术交融,它是了解云南历史,领略世界文化的一扇窗口。
有人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
——果然!
附录:
馆内基本陈列“云南历史文明陈列”,包含:
1、“远古云南——史前时期的云南”;
2、“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
3、“南中争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云南”;
4、“妙香佛国——唐宋时期的云南”;
5、“开疆戍边——元明清时期的云南”;
6、“百年风云——近现代时期的云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