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
(2022-09-10 20:39:50)
标签:
教师节书信贺卡中秋节心灵契合情怀 |
分类: 随想 |
不觉间,告老五年在即。
已经渐次退出了所有正经的微信工作群。这是淡化曾经的过往,做一个自由新人的不二选择。
回望过去的37个教师节,只在2019年,静心沉思,留下“最惭教涯人子误,寻常友生愧资深”的自省和2021年的几句碎言,此外,似乎并无更多赘语。
其实,不说并不等于无话可说。
昨晚,20多年前的一位学生,通过微信为我送来了教师节的问候:“老师,教师节快乐!每当我收获学生的问候,就忍不住想起您,谢谢您!”当时,就是这一句简单却充满蕴含的问候,瞬间令我激动不已。
我回复她说:“没有什么比真诚的谢谢更感人——谢谢您的节日问候!我一直相信纯纯的师生关系。几十年过后,我们依然彼此关注,这是昔日情怀的再现,也是未来美好的预示。祝您教师节快乐,收获更多学生的祝福!”
今天上午,我在她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三束鲜花。她的文字说明是“分别来自20届、22届、24届孩子们的问候!”我想,她应该是引以为豪的。
于是,我将这三束鲜花和昨晚的对话编在了一起,为的是留下痕迹——为她,也为我。虽然泰戈尔“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的话语,曾让无数世人为之折服,但我还是担心愚钝之人,如我,时过境迁之后,会淡忘这温馨而耐人寻味的情景……
我的手里,收藏着很多的贺卡、明信片和信件。一直以来,哪怕生活有过动荡,环境发生改变,我都对它悉心呵护,不曾使之散失一二。它们的作者,都是我昔日的学生。这些作品,涵盖了我从教的38年间——从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开始,直至退休。
闲暇之余,我经常翻阅它们。
透过那些亲切的问候语,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孔,立面地显现出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历经多年,你还能够从中钩沉过往,再现彼时的生活、学习场景。一位会计系毕业的学生,曾经这样评价一张贺卡之功用:“贺卡之于心意,犹如会计凭证之于经济活动,为历史留下痕迹,让祝福有据可查。”——如此评价,除了体现其专业素养之高,应该还兼具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价值与意义。
时间的流逝,会冲淡很多的记忆,而借助这些印记,却可以让那些曾经的过往历久而弥新,其韵味隽永而绵长,乃至永久。
现如今,科技的发达,更多的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或许,手写文字广泛的传递与交流,在将来会是一种奢侈。不过,这在我看来,也无需惧怕,不同时代自有其不同的生活特征。人与人的交流,更多的应该是灵魂的契合。如此说来,人与人之间,只要频道相同,你更看重的还是那外在的形式吗?
今天是教师节,又恰逢中秋,码字的同时,收到了许多的节日祝福,让原本平淡的一天,生出了很多的愉悦和快乐。
天气也开始转凉了,还是泡上一壶茶,吃点月饼,坐在阳台去看看夜晚的月亮吧!
余下的,且听风吟……
2022.9.10 于福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