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敬往事一杯酒

(2017-10-13 14:46:10)
分类: 随想

国庆中秋长假,一场说走就走的出游。2日中午,参加好友“农民”女儿的婚宴之后,与30多年前的三拨学生三场聚会……

 

        “溪源”品家常

下午3点半,叶溢的车到酒店接我,开车的是她先生廖华——我们已经是十分熟悉的了。

他们在七贤广场那边有一家中医经络理疗馆,刚开张,据说经营得很不错;这里也经常作为同学活动的聚集点。叶溢说,让我先在这边喝喝茶,到点约上一些在县城的同学吃个饭,见见面。

这个饭局,我原意是要推掉的——离开建阳已经整整24个年头了,其间虽有五六次的旧地重游,但无奈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像八年前(200910月)的那次,有幸穿过书院那块牌坊,登上了考亭玉枕山,只是站在山岗上看着四周莽莽的绿色,我的心里便有了静寂……

可现如今,这块土地于我而言,虽然曾经熟悉,却已渐次陌生。他人看到的,或许是楼的雄伟、路的宽阔,还有各色事物的日新月异,而我想看的是旧物,想起的是往事——如果能腾出时间来随意走走看看,在我,无疑是最为理想的一种选择。

晚餐定在溪源农家菜馆,就在广场边上。叶溢他们说,今晚就吃土菜——这倒也合着我的心思了——多年了,还是时不时地惦记着那些曾经的、醇厚的、原生态的味道。

看了眼前已经落座的,他们是:叶溢夫妇,暨宜珍,余银美,龚文玉,谢满进,黄虹,赖家文,章秀勇。

秀勇说,黄财堃正在赶来的路上;满进说,还有余启友,要下班后才能过来。

满进给我带来了茶叶——一个酒业公司的顶级调酒师,业余时间自己还经营了个茶庄。今晚,他给大家带来的是经他调制的两瓶50度的浓香型“武夷王”。

记得去年正月十一我随知青团队自驾到水吉的时候,满进、叶溢等同学闻知,驱车往返建阳——水吉60公里,陪我进餐,畅叙别后情思(见《此番相逢愿再聚》)。那感人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一年半后的今天,他们热情不减,一如昨日。眼下此番温馨的情景着实让我心生无限感慨——真所谓:流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真情……

酒至半酣,财堃和启友也来了,桌面上的气氛也更见浓烈,能喝的也都喝开了。

今晚菜品很多,河鲜很美,土菜也够土——尤其是芋子煮白菜、辣炒大田螺、凉拌洋茄子等家常菜,在我离开建阳后的二十多年间,任是由你怎么烹调,就是吃不出它特有的那种风味——今天嘛,好菜配上美酒,再加上一个好气氛,算是解了我的一个馋!

席间,接到月仙的电话,她说,她的儿子今天结婚,刚刚得知我人在建阳,盛情邀我次日水吉她家宴饮畅叙。无奈建阳这边约期已定,不得抽身,我只好告之遗憾。

猛地,想到了刚见过面的詹洁——学生时代一个时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可爱的小姑娘。

人逢中年,夫妇俩双双遭遇下岗。刚把女儿培养到大学毕业,当了一名小学老师,丈夫却罹患重疾——于是乎,家里的担子几乎全压在了她那柔弱的肩上。不会骑车的她,让女儿用电动车载她过来,就是为了见我一面,然后又匆匆赶回家去,照料她那卧床的丈夫。

看得出来,面对生活的重压,她很坚强——愿她一家挺过这一关!

他们都是我35年前的学生——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一个不经意,流年已把故事写好了结局——而今,你风华不再,而我已容颜老去。

可我却始终相信:一份真挚的情感必定是藏在彼此心里的魅力回忆……

且敬往事一杯酒
            潭阳七贤:朱熹  蔡元定  刘(火+仑)lún  黄幹  熊禾  游九言  叶味道

且敬往事一杯酒
                                     詹洁  叶溢  博主  谢满进  廖华

                                      凡人聚“仙店”

从建阳出发,到武夷景区,车程大约40分钟。

昨天(2日)中午,秀勇征询我的意见,要我把第二天上午和中午的时间交给他安排,说是户外走走,我欣然接受。

抵达武夷景区的时候,何志勇夫妇已在此迎候。与我同行的有章秀勇,周伯花,刘淑英,徐文胜,黄财堃和郭丹华等。其中,郭丹华是毕业后的第一次见面,殊为难得。

游玩武夷,假日不宜。人多车多自不必说,单是周遭环境,也见喧嚣过度,即使此间据说极好的养心所在——天心寺,大约也只能放在旅游淡季时去走一走,才能吸纳到些许的禅意吧。

很早的时候,就听建阳的朋友说起下梅。这个古村落,距武夷景区5公里,在明末清初,就已经成为“万里茶路”的第一站,是武夷岩茶外销的集散地。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到了20059月,终于有了一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国家名片”。

我们一行9人,由一村妇带路,另辟蹊径,进入了村子。看过下梅村的主要景点“邹氏大夫第”和梅溪沿岸,顺带浏览了其他古民居建筑及老街旧巷后,我们就离开了。

看得出来,这个村镇管辖的景点,管理制度还不规范。大概是借助武夷景区的招牌吧,每张门票居然敢卖60元;而由村妇带路进去的,每人只收10元。

志勇要赶往建阳,中午他要和岳父母及连襟一家聚会,上午留待此地只是特地为了等我,见上一面。

于是,我们七人也驱车返回。十几分钟后,我们拐进了路边的一条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小径。

柳暗花明之后,我的眼前为之一亮:但见一汪明亮的碧水漾着微波,环水石道巧布其上;正对面,是巧借山势而起的建筑一群,其基座凌于水,在绿树掩映当中,透着点点的别致——众人皆讶异于它的超然于世……

及至楼前,遂拾级而上,“仙店山庄”四个字赫然在目——果然是一个精妙所在……

瞧那“松月亭”,木墩石几,藏巧于拙;美人靠旁,阳光之下,满池碧绿,尽显生机。进得室内坐定,一壶岩茶泡开,香气瞬间四处飘逸,轻啜细品,顿觉神清气爽;不时清风徐来,令人陶醉其中……

且敬往事一杯酒

且敬往事一杯酒

且敬往事一杯酒


且敬往事一杯酒
                                                     徐文胜   郭丹华   周伯花   博主   刘淑英   章秀勇 

十一年前(200610月),在他们毕业二十四年后的第一次聚会时,我曾慨叹不已:“二十四年过后,我们重逢在美丽的秋天!感谢岁月带来的这个色彩斑斓的秋天,感念二十四年曾经有过的悠悠往事,感激生活给予众生的丰厚馈赠,感受天长地久维系彼此的不变情怀!”

都说岁月不饶人,其实,我也不曾饶过岁月——当年中考,两个快班考上县一中13人,在我担任他们班主任的这个班,就占有11人,仅有的两名小中专也“花落我家”。

不觉间,今天,他们已经毕业三十五年了。面对如此佳境,亦师亦友,心境自然是随意而且轻松的。

秀勇和淑英都带了酒来,白的,三瓶,是福矛和东平老窖。

返程的司机定了下来,我们的午餐也就开始了……

为了让我继续解馋,秀勇他点了芋子煮白菜,辣炒大田螺,更有驰名百里的“稻花鱼”。

此间的“稻花鱼”,即稻田放养的鲤鱼。春播后,放上几碗鲤鱼苗,秋收前,便放水捕捞鲜鱼。这种全生态鲤鱼,主食稻田的水草、微小生物、稻穗、稻花等。稻花开的时候,鱼儿出来吃落在水面的稻花;等到稻花落尽,稻穗丰满时,鱼儿便会跃出水面啄食低垂的稻穗,这时个头大的鲤鱼已有58两多重。

一碗分量十足的“稻花鱼”上桌了,见它汤色乳白,闻之香气四溢,一口入嘴,那肉质细嫩鲜香。据说,稻花鲜鱼的市价高过普通鲤鱼45倍。

别致的小屋,优雅的风景,地属武夷,疑作世外。无论是酒,也无论是茶,在这里,都是名副其实的“醉里有天”。也正是这样的所在,让我有了一种倾诉的欲望。但我也知道,天地有大美,是经过几十亿年沧海桑田变幻而来的,即便它什么也不说,它的美也会永恒——这,也正如我们眼下的师友情谊……

今天,除去两人开车,桌上5人(包含两名女生)都喝得自然顺畅——既不强人所难,也不拖泥带水;大伙儿讲的是量力而行,各负其责——绝无惯常酒席上的劝酒乃至斗酒,但每人都能在一定时间内喝完自己的杯中之酒。

待到两瓶见底,我们的午餐也就宣告结束,余下的那瓶,权且留存,当作念想,抑或当作再见的诱因……

其时,恰逢一场突如其来的短时“奇雨”,它在给我们带来“山色空蒙”视觉震撼享受的同时,更让我们如同置身于仙境一般……

且敬往事一杯酒

                                               “顽童”玩夜店

武夷归来,建阳城依然阳光灿烂。

2日那天,知道我到了建阳,吴爱兴冒着暑热,大中午专程为我订下酒店,安排入住,并约好3日晚上的这场聚会。

4点多,爱兴就过来陪着我了;5点钟不到,从微信群里得知,叶荣义他们已经等候在酒家,还有很多的同学,也正在陆续赶往的途中。

我很激动,也很感动——今年是他们高中毕业三十年,有的同学,打自毕业开始,就一直音讯全无,今天的见面,着实让我很期待;出乎意料的是,短短的一天时间,他们居然聚起了20多人,有的同学甚至是在下了班之后,再赶上30公里的路程,还要在城里留宿一夜——就为了今天的这场师生见面。

聚会的地点是安排在童游火车站边上的“美食城嘉禾味道VIP”。

为了能够尽兴喝酒,他们约定都不自己开车。林金珠、黄世柳叫了一辆面的,和翁江萍、吴爱兴一起陪我到了嘉禾。

当我们一行5人进入酒家,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久违而熟悉的面孔。一声问候,一个手势,一张笑脸,还有一个拥抱——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一切的一切,都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的眼前,恍如昨日——今晚24人的重新聚集,给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动和惊喜!

且敬往事一杯酒

一一问过他们的工作和家庭,一一回答他们的询问和关切——30年前的师生一场,转瞬间都化作了席间的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当年文科班在座仅有的6位男生,今晚都无一例外地发挥出了他们的最高水平,更有身材健硕者黄金福,欲与我划拳抢三,比试高低——一时间,吃瓜群众形成围观之势,场上笑语欢声经久不息,那场面热烈而感人……

且敬往事一杯酒
                                              吴爱兴   郑永光   黄金福   叶荣义

在我看来,这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也是师生情谊的最好表达——此情此景,今生难再,令人陶醉!

这边划拳刚刚消停,女生们又开始欢乐了起来——她们接二连三地要求合影留念。于是乎,在诸多相机面前,我就彻彻底底地当了一回义务的专职模特儿……

且敬往事一杯酒
                                                      李生玉    徐英    李林英

紧随其后的安排,就是“建发乐唱KTV”的自娱自乐。

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惊呆了:往昔不善言辞的李生玉,多年之后,竟然成了名副其实的麦霸,而且没有之一——即使音色音准俱佳的金珠和世柳,以我的非专业眼光来看,也无出其右。

那一夜,我被他们点唱了——他们居然还记得要我唱那首《北国之春》。

且敬往事一杯酒

这首日本民谣,原为一首思念家乡的歌曲,当时日本有很多为了求学或谋生而离开北方农村的年轻人,这首歌也就在当时很是流行。其中“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的唱词,突出了想返回故乡而实际不可能返回故乡的那种惆怅的心情,有着很强的现实感——因为契合我的心境与处境而成了当时的我的最爱。

那一夜,因为还有人记着当年的我,记着当年的我的心境,而让我一夜无眠……

 

 

                                                         后面的话

4日上午,离开建阳,叶荣义电话询问我的归程;吴爱兴、冯启瑞、黄世柳前来话别。林金珠等微信群里向我道别。徐文胜为我整理好学生所赠,专车送我到武夷山东站。

家住30公里外水吉的余启禄3日托人为我捎来一袋锥栗,不做任何声张,也没来一个电话。那锥栗虽然其貌不扬,却是十足的柔糯,甜心——这也十分契合启禄他那敦厚的外表和淳朴的内心。

他在微信中告诉我锥栗的处理方法,欢迎我下次再来建阳玩。最后一句“好老师一辈子都记住”,让我瞬间动容……

…………

且敬往事一杯酒

且敬往事一杯酒

                                                                            左为余启禄

我在三个微信群里,发了同样的文字,作别我30多年前的学生:

今天要离开大家了,难忘短暂的相聚,难忘同学们的盛情。虽然风华不再,唯愿青春不老。谨以下面的文字送给大家,后会有期。

长假,师生聚首建阳,畅叙别后情思,慨叹时光如梭……

          笙歌唱白少年头

          南浦溪畔追忆久

          喜乐人生寻常过

          无痕岁月几度秋

          快意相逢觥筹错

          奈何时光似水流

          愿借无憾青春曲

          且敬往事一杯酒


                                       2017年仲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后一篇:驿路之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