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哪些招数?

(2009-08-25 09:22:33)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中医治疗

杂谈

分类: 科普医话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许多方法,以肺气虚寒型为例,常用方法有:

 

1辨证汤药:

 

根据辨证,选用汤药煎服,如温肺止流丹。

 

2中成药:

 

玉屏风散袋泡剂,口服,每次 6克,每日3次,小儿每次24克;屏风生脉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鼻敏康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脱敏汤(《名医名方录•干祖望》),处方:紫草10克,茜草10克,徐长卿10克,旱莲草10克,蝉蜕3。水煎服。症状严重者,加地龙干、乌梅。涕多不敛者,加石榴皮、益智仁、诃子肉。体虚者,加黄芪、百合。

 

御风健鼻汤(《名医名方录•耿鉴庭》),处方:苍耳子、蝉蜕各6克,防风、白蒺藜各10克,玉竹10克,炙甘草45克,薏苡仁、百合各12克。水煎服。气虚者,加黄芪10克、白术10(若病人多怒,黄芪应少用或免用),也可再加党参10克、山药12克。头痛者,加白芷10克。若喷嚏时涕泪俱下,且头额有紧束之感者,加蔓荆子10克。鼻痒者,重用蝉蜕。若表现血郁之象,如局部苍白,且现有青蓝之色者,可加当归9克。若顶门发冷畏风,遇外风或受寒则更重,且腰脊酸者,加鹿脊髓或鹿角10

 

4、药膳食疗法:

 

北芪杞子炖乳鸽:北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乳鸽1只,去内脏,切块,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饮汤吃鸽肉,每周1~2次。有补气固表,滋阴养血的作用。

 

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4060克,蛇肉250,加清水煲汤,食肉饮汤。有温经散寒,祛风活血,滋补强壮的作用。

 

以上为内治法。

 

5吹鼻法:

 

用辛散风寒,行气活血,兼以解毒通窍的药物,研碎吹入鼻腔。如:碧玉散吹鼻,每日34次;或用荜菝适量,研末,每用少许吹鼻内,每日23次。

 

6局部用药法:

 

如鹅不食草药膏,涂入鼻腔,每日23次;或干姜适量研末,蜜调涂鼻内。

 

7针刺法:

 

主穴取迎香、上星、禾髎、风池、风府、肾俞、足三里;配穴取合谷、百会、阳白、脾俞、肺俞、肾俞、足三里。每次选主穴及配穴各12穴,手法以捻转补法为主,每日针刺1次,7~10日为1个疗程。

 

8穴位注射法:

 

取迎香、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肺俞、脾俞、肾俞、风池、风府等穴。穴位常规消毒,选用5~7号针头,直刺穴内,一般深度为0.5~1厘米;当病人感觉有酸、麻、胀并感到得气时,即停止进针,抽吸无回血后,将药液缓慢注人穴内。每次选用1(双侧),注入药液0.5~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选用药物如北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人参注射液、胶性钙注射液、胎盘组织液等。

 

9艾灸法:

 

取百会、上星、身柱、膏肓、命门、气海、中脘、曲池、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穴34个,悬灸或艾柱直接灸。

 

10耳穴贴压法:

 

取肾上腺、内分泌、神门、鼻、肺、脾、肾等穴,每次选25穴,隔31次。将压贴物如王不留行子或耳珠贴在胶布上,左手固定耳郭,右手将已粘好的王不留行胶布对准穴位压贴好,压贴时要稍施压力,并嘱患者平时用手按压刺激穴位。

 

11、按摩法:

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后,贴于鼻两侧,沿鼻根至迎香穴往返按摩,至局部发热为止,然后再由攒竹穴向太阳穴推擦至局部发热,每日23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揩擦20~30次,令表里俱热,每日早晚各揩擦一回。并以掌心按摩面部及颈后、枕部皮肤,轻柔,每次1015分钟。

 

12、超声雾化喷鼻法:

 

选用柴胡注射液、北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等,每次用药液4毫升,喷鼻1520分钟,每日1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