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教材对过敏性鼻炎的辨证分型

(2009-08-24 22:37:18)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中医治疗

杂谈

分类: 科普医话

   

   统编教材对过敏性鼻炎的辨证分型 过敏性鼻炎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特征,中医称之为鼻鼽,又称鼽嚏。在现行的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中,本病分为四种证型:

1、肺气虚寒型

    【证见】鼻窍奇痒,喷嚏连连,继则流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病者平素恶风怕冷,易感冒,每遇风冷则易发作,反复不愈。全身症见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发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治法】 温补肺脏,祛散风寒。

    【方药】主方温肺止流丹(陈士铎《辨证录》)加减。

     处方示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辛夷花10克,苍耳子10克,细辛3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2、肺脾气虚型

    【证见】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或粘白,淋漓而下,嗅觉迟钝,双下鼻甲粘膜肿胀较甚,苍白或灰暗,或呈息肉样变。患病日久,反复发作,平素常感头重头昏,神昏气短,怯寒,四肢困倦,胃纳欠佳,大便或溏。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或有齿印,苔白,脉濡弱。小儿鼻鼽,以肺脾气虚为多见。

  【治法】 健脾益气,补肺敛气。

    【方药】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示例:党参15克,黄芪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生薏苡仁30克,五味子12克。水煎服。

3、肾阳亏虚型

    【证见】鼻鼽多为长年性,鼻痒不适,喷嚏连连,时间较长,清涕难敛,早晚较甚,鼻甲粘膜苍白水肿。患者平素颇畏风冷,甚则枕后、颈项、肩背亦觉寒冷,四肢不温,面色淡白,精神不振。或见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弱。

  【治法】 温肾壮阳,益气固表。

    【方药】主方金匮肾气丸(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示例:熟地黄15克,鹿角霜15克,山药15克,熟附子10克,山茱萸12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煽服)。水煎服。

4、肺经郁热型

    【证见】多见于鼻鼽初起或禀质过敏者。患者遇热气或食辛热的食物时,鼻胀塞、酸痒不适,喷嚏频作,鼻流清涕,鼻下甲肿胀,色红或紫暗,或见咳嗽咽痒,口干烦热。脉弦或弦滑,舌质红,苔白。

  【治法】 清宣肺热,散邪适窍。

  【方药】主方辛夷清肺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示例:黄芩12克,知母12克,桑白皮12克,枇杷叶12克,栀子12克,升麻15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辛夷花10克,地龙干10克。水煎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