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中医认为是胃气上逆,冲动膈肌所致。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
呃逆的原因有多种,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但也有些病例可持续较长时间,而成为顽固性呃逆。肿瘤晚期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出现顽固性呃逆,则须警惕病情的恶化。
治疗呃逆,重要的是要处理原发病。但当呃逆严重,持续不断,或频繁发作,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导致胸腹膨满不适,这时就要及时地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
1、柿蒂40克,加水500毫升,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煮30分钟,约煎成200毫升左右,分2~3次口服。柿蒂在有的药店可以买到;若有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也可以,每次30~40枚,煎水口服。
2、用拇指端用力按揉足三里穴,每次约3~5分钟。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外膝眼下4厘米。取穴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当然,有条件者,可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每穴位注射1~2ml,效果更加。
以上两法,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通用方法。
3、长期呃逆,可用姜半夏30克,竹茹15克,丁香10克,柿蒂20克,生白芍15克,茯苓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陈皮10克,神曲30克,加水300毫升,水煎150毫升,日服
2次。
4、顽固性呃逆,面部、胸部红赤,兼见胸胁胀满作痛的,可以用血府逐瘀口服液2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
5、顽固性呃逆伴有口干、舌红无苔者,可能属于阴虚,用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当归15克,生白芍20克,柿蒂15克,加水300毫升,水煎150毫升,日服
2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