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成了专门治疗阴道炎的妇科医生!

(2008-04-27 07:26:35)
标签:

健康

分类: 食疗药膳

我成了专门治疗阴道炎的妇科医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短期内接触了大量白带过多的患者。

    那是在治好一位干燥综合症的老人之后,她问我能不能看妇科病。

我说,应该能看的,中医是不分科的。

    原来,她的外孙女得了霉菌性阴道炎,已经半年多了,白带量很多,有时一天要用好几条卫生巾,局部瘙痒,非常难受。省妇幼、市妇幼、省中、市中都看过,口服药、外用药都用过,就是治不好,病情老反复。这个病闹得全家不得安宁,小夫妻经常为此吵架。

    第二天,孩子的妈妈把小患者带来了,才14岁。妈妈讲,她们已经非常注意卫生了,内衣内裤和袜子肯定是分开洗的,内衣换得很勤,一有机会就凉晒。就这样,还是不能防止霉菌的感染。“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怎么会得上这个病,也找不到什么原因。”

    我详细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包括饮食、睡眠、大小便、怕冷怕热、口干不干、想不想喝水、喝凉水热水等等,观察了她的面色、舌头,搭脉之后,分析其病因,是由于脾肾亏虚,湿邪下注。于是开了汤药,嘱咐她们按要求煎服。

    这几副药效果奇好!复诊时,妈妈讲,三副药下去,白带就减少了三分之二,并且不痒了;一周药吃完,白带基本上没有了。

    说实话,治病的效果就是对医生最大的奖赏!我当然非常高兴,为巩固疗效,我又给孩子调整了三周,白带再也没有增多。

    这件事情被医院宣传科知道了,就以“中医治好了我的霉菌性阴道炎”为题,写了一篇科普文章,发表在《扬子晚报》上。一石击起千层浪,许多白带多的患者便寻上门来。甚至同事都开玩笑说:“你成了专门看阴道炎的妇科医生了!”

    这么多的患者饱受“白带”之苦,是我没有想到的。看起来古人把妇科病归结为“经、带、胎、产”四大类,把妇科医生称为“带下医”,是有道理的。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患者有许多是辗转于省城各大医院,中医西医也都看了,为什么就没有效果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目前对阴道炎的治疗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只重视外因,不重视内因。白带多一旦被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人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到霉菌上来。不管中医西医,皆以杀灭霉菌为治疗思路。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霉菌处处有,为什么有的人就不患病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因,就是患者阴道局部的抵抗力下降,皮肤粘膜受损。国防薄弱,不仅不能抵御外来侵略,反而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因此,修复粘膜,筑起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提高局部的抗菌能力,是治疗的关键所在。这就是中医的扶正治本之法。具体来讲,就是健脾补肾。我喜欢选用真武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误区之二,只重视治热,不注意治湿。可能受西医诊断的影响,许多中医一见炎症,便认为是热,就要清热、就要解毒。而霉菌性阴道炎的主症,白带量多,清稀色白,是以湿浊下注为主的。分析“霉菌”的“霉”字就能知道,凡是多雨多湿的地方,就容易有霉菌的生长,湿是霉菌生长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想治好霉菌性阴道炎,必须重视治湿。至于具体的治疗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或燥湿,或化湿,或渗湿利湿。我喜欢选用四妙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减,再酌量加用苦参、土茯苓、白藓皮等,抗菌止痒。这是中医的治标之法。

    我带教的同学有的提出了疑问:“治疗这个病,使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难道不对吗?”

    我说:“中医治病必须辨证。如果阴道炎确实有热毒郁结的征象,是可以用清热解毒法的。但多数患者有脾肾的亏虚,清热解毒要适可而止,防止损伤正气,导致病情反复。据我近段时间的观察,阴道炎,特别是以白带过多为主症的霉菌性阴道炎,是以湿邪为主的。”

    有患者问:“我们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个人卫生仍然是要注意的。但也不能干净到洁癖的地步。其次,可以喝一点山药芡实粥,就是用山药粉和芡实粉,一起煮粥。这是一道非常不错的药膳,能够健脾补肾,化湿止带,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