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三)
(2010-02-13 17:10:57)
标签:
杂谈 |
生命之歌(三)
2008年10月下旬,我和敦子飞赴上海,在机场受到了王大夫和佳佳对我们热情的欢迎。到了医院门口又受到了刘院长和陈书记对我们诚挚的接待和给予的隆重的礼遇。过去我多次到上海都是与打球有关,住的是宾馆和饭店,在祖国异地住进医院要麻烦这么多的人,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
到了病房里,护士们为我明天的检查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当天晚上,佳佳在医院附近的一家饭馆宴请了我们和有关方面的医务人员,他们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我医治,我也表示尽全力配合大夫打好这一仗。第二天一早,在医院我做了派特CT的检查,下午结果出来后,王大夫把北大医院做的CT片子和这次的片子做了对比。两个多月,肝上的癌病灶比前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最大的4公分、最小的也在1公分,共有4、5个,腹腔的淋巴上也有了病灶。
我知道,来上海治疗压力大的不是我,而是王大夫。他面对一位名人、一位重病号的名人、又是由他请来的,当然有压力。然而,面对压力,王大夫却对我充满信心地说:“你不要看我们这医院不是上海最出名、最响亮的医院,但我们的医院从领导到各科室的专家大夫却非常团结。他们都是在中年以上,有经验、有学历、有成就、有闯劲,这点很难得。明天给你做介入手术的是另外一位王大夫,我和王大夫共事多年,他真是很出色的,手法细腻、准确、稳健,我的父亲就是他医好的。这种介入靶向治疗,对人体的好细胞损伤很低。”我对王大夫说:“治疗和打球是两码事,但也有相通之处,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有名、有经验的成熟大夫,处理的好,不背包袱,那是很了不起的;处理不好,易于求稳,贻误战机也是有的。就拿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比赛来说吧,容国团是第25届的男子单打冠军,徐寅生也参加过世界比赛,近况很不错,名气都比我大。第26届世乒赛,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性的比赛,是不大成熟的,但有点经验、有闯劲,结果和日本争夺男子团体冠军时,我们三个人打的都不错,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的世界冠军。然而领队张均汉和教练傅其芳却说:‘小庄,比赛中打的最好、最有闯劲。’所以,有冲劲、有闯劲的人是很难得的。”
在手术前,我见到了给我做介入手术的王大夫时,我对他说:“医治在法,其妙在人,我对您充满了信心。”王大夫说:“我很荣幸,这是我第一次给大名人做手术!这种手术我做的也很多,请您放心。”经过一小时四十分钟,手术完毕,手术非常成功。这种微创手术,我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但手术后24小时,右腿不能打弯,同时左手每天点滴9个小时,一连三四天。这对我来讲,非常难受!就在这时,我想到47前年京剧界的名艺人,人称活武松的盖叫天,给我们讲课时说道:“一次演出时,摔断了右腿,接骨大夫没接好,以后就不能上舞台演出了。”盖老听后,咬紧牙关把接好的这条右腿又往墙上自己踢断,让大夫重新接。这个故事,一直感染着我,没有对艺术的献身和牺牲精神,哪有这样伟大的举动,俗话说:奇迹出于绝境,每次遇到大的困难,这是坏事,但也是好事,他可以教育我们,可以挖掘我们的潜能,因为胜券往往操在哀兵之中。
这个困难很快被我克服了,王大夫和佳佳见我手术后的精神很好,他们都很高兴,王大夫对我说:“回京后,你就到肿瘤医院去治疗,那里我都给你联系好了,你要做一段化疗,因为你的盆腔里淋巴上还有病灶,这方面一定要加以控制,有情况我会和他们联系,你也要把自身的感受向我讲明,我们来一起共同努力!”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在北大、在上海,以后到肿瘤医院我都会受到很好的礼遇,我多么希望我们祖国的同胞有了病以后也都能像我一样,给他们积极的治疗,受到医院对他们的尊重和礼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