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员三十六条忌——(五)忌无风格特色

(2007-08-01 13:55:09)
 
运动员三十六条忌——(五)忌无风格特色
 

    有一种认识,觉得乒乓球技术发展到今天应当走向全面,这个认识我们认为不够恰当,这是对乒乓球技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全面和特点在理解上的片面造成的。如果我们在乒乓球技术中全力去追求全面技术,那么将是什么技术都会一点,但什么技术也不太精了,都是主要技术,也就没有主要技术了。由于技术发展很快,越来越复杂,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事实上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全面。例如,假设我们的乒乓球技术共有十项,每天练习五个小时,如果一味的追求全面,平分秋色的投资于训练,那么每项技术每天只能练到半小时。如果自己的技术重点突出,那么训练的比例就会集中,主要技术就不是半小时,而可能是一个或两个小时,日积月累差距是很大的。为此,我们认为立足点应当是对各种打法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全部学习、掌握、运用的能力,要充分显示和发挥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觉得技术不够全面应当着眼于对各种球的适应能力。比如一个两面攻选手,只能对付弧圈球,不能对付削球;或只能对付削球而又不善于对付快攻等,这样的格局叫做不全面,而不是没有自己特色的去追求掌握各种打法。各种打法样样齐全、集于一身是不现实的想法。这样追求绝对的全面,大家都这么搞,又成为清一色了。国外选手只要能赢我们一个选手就能赢我们一大片。所以年轻运动员绝对不能低估了技术雏形阶段基础性的第一步,应在早期的训练中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风格,在适应各种打法的前提下,成为你擅长于这种打法,而我又擅长这种打法,他却是另外一种打法。国外有的打法我们有,国外没有的打法我们也有,中国乒乓球队所以取得这样优秀成绩其特点就是既有适应各种打法的能力,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