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芝居”与“梨园”

(2019-03-17 09:29:15)
标签:

芝居与梨

娱乐

文化

历史

时尚

  旧文再发,
  往事重提。
  中、日“神”与“形”

  “芝居”与“梨园”(shibai VS. rien)

   日本的“映画”是中国的“电影”,日本的“芝生”是中国的“草坪”。日本的“玄关”是中国的“门口”……。
  中日之间使用共同的汉字,但日本“扫盲”的历史很短,迄今中国“文盲”人口多,而日本在有“遣唐僧”之前全国都曾是“文盲”。
  相同的汉字,就如“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时代也管不着的“双胞胎”——看似一样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有的东西“形似”却不能做到完全一致的“神似”。
  日本的“芝居”有“演戏”,“剧场”并有“剧目”等,还有“谝诈”、“骗局”等演戏,演技等意思。
  在古代日本“猿楽”等艺能是借用寺院、神社的地盘(境内)举行的,观众(观客)坐在草地(芝生:shibafu)上观赏(见物席)故名“芝居”。后逐渐地让能乐、舞踊等各种艺术活动举行的地方都称为“芝居”了。
在这里进行的演出(特别是演剧)、演技都带有草地、露天的意味。
  观“芝居”,可以指看任何戏,商业性演出、演剧、歌舞伎和Opera(歌剧)等、包括在剧场观赏演技舞台总体表现、戏剧,戏,剧,话剧……。芝居一詞來自“芝生”(日语:芝生),指的是矮草坪。
   古時日本人办酒席時会坐在草坪上,时至今日,日本人仍有席地而坐的习惯。春游时令坐在草坪上赏花、进食、唱歌。
  从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作为演剧的一种的歌舞伎以及观看席、剧場,均統称为芝居,再到后来,芝居一词也用来表示演员的演技,在现代应用得更广。
 这“芝居”的起源令人想起几十年前中国的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放的电影。
   农村一般在晒谷场、学校在操场进行,采用8.75mm放映机或16MM放映机、活动幕布。
 在中国七十年代开始流行,其费用由单位或个人承担,观看者不需要买票,可以随意进场观看。
 露天电影刚出现在农村时,听到有放影的消息,人们往往成群结队赶赴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
 以外观看。现在人们对露天电影带着乡愁般的怀念。只因文娱活动缺乏,而格外受欢迎。
  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和原理。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年轻人为什么善欢在公园谈朋友?因为这“草地”上,露天的“视觉暂留感”更长……。露天电影效果好,也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记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渐退出历史舞台,露天电影一直是丰富生活的重要娱乐项目,尤其在广
 大农村。
   同样的“露天”效果,日本从席地而坐的观赏变成了戏剧。
   在中国戏剧则是很庄重的,在正规的戏台,戏院进行。
  伟人都喜欢“演戏”,毛伟人性情中人,据许多人名人的回忆录讲他高兴时就喜欢啍啍京戏。深知他喜好的周相及江后便在“京剧”上大作文章,催生了那年代的“样板戏”。
  开天辟地的魏帝曹操也喜欢戏,他几位妻子中最衷情的就是会歌舞唱戏的卞氏,与她生了四个儿子都是天才。尤其三儿子其才能称霸全国,夭逝的小儿子曹冲当时就是天才少年……。
建“铜雀台”之举比当今建“人民大剧院”不知费心血花多少倍……。
   中国的戏剧最初是“露台”到“看棚”,遡古而有“勾栏“,“瓦舍”,近有“茶园”,“茶楼”,更郑重地称为“梨园”。
   今天日本的“演剧”(梨园),实际上来源于中国唐代。
,男优……都是当时的“角色”。……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当年听李龟年演唱,放到今天,就象是文豪、诺奖获得者大川健三郎去看了市川海老藏或中村勘九郎的歌舞伎节目表演一样……。
  历史的天空闪烁着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山菜野菜蔬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