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花草熏,俗界是非情(15)紅额紫阳花

标签:
花花草草紅额紫阳花文化历史时尚 |
球道花草薰,娑婆是非情
绣球花中稀有品种:红额紫阳花(Kurenai Ajisai)
绣球花原产中国,日本,南美。原生中国的多为圆球形,紫色,白色多,
有圆球形花也有匾额形花两种各种山花型紫阳花,
圆形洁白色和绿色。
其中原生日本的匾额形绣球花又分各种类型。
在昭和国立公园看到一种叫“红”的紫阳花山花,
红(Kurenai)紫阳花”,
球花(紫阳花)。
大红大紫是喜庆色彩,也是官运亨通的象征!
“红得发紫”一词的由来“红得发紫”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熟语,意指某人在某个领域
的地位或在某方面的境遇几乎好到了极致。这个熟语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服色文化及其演变密
切相关。据史书记载,唐高宗之后,各级官员的服色标准为: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绯
即红色),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则为浅青。由于三品以上的官员
位高权重、职数有限,能够由红而紫殊为不易,故在官场混了几十年、致仕前终于当上了正
三品的刑部尚书的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有何功德纡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而这两
句诗所表达的正是诗人因“红得发紫”而生的得意之情。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基本沿用唐制,只在局部略有调整(如宋代规定:四品以
上服紫,五品、六品服朱)。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官服颜色为红已是官高位重
的标志,而官服颜色由红到紫则意味着职位的进一步提升,所以人们就以“红得发紫”来形容
那些官运亨通、备受权位更高者恩宠的人,而这正是“红得发紫”一词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