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相同意相遠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中日都市地名 |
打从“信浓町”(Shinanomachi)过就有种复杂的感觉。
该不会是中国人的街吧?也确是“多心”、“多感”了!
是的,中日汉字各含深意。日本在“二战”前军国主义分子将中国蔑称“支那”,
就象中国人蔑称日本人为“鬼子”一样。由于各自的语言忍受限度不一样,一些
“Hate word”,雖不是明目張胆地傷害对方,对方也不觉很受伤,但很有潜在
的侮蔑性。
扫把打人是对别人的最恨,朋友之间闹着玩是不可以用扫把打对方的,那是你认为
对方是垃圾”。
又如那些做猥琐动作者,对方也许不觉痛痒,但有受侮辱的感觉。尤其是对异性。
对同性或者同类之间则无异样。
但出自中国人之囗就有一些“仇枧”的成分了。
“China”在英语是“拆哪”,但在欧语系如法语中则是读作“吸纳”。
在古代也被译作“支那”,“支拿”,中国人之间或中国与西洋人之间
的时候。如中国的“钓鱼岛”在日本是“尖阁岛”了。
“Soup”了。
“ 下水”在日本“排水”、“废水”,在中国是“内臓”、“入水”。
“药味”在日本是“作料”,“葱姜调味料”在中国却是“药的味道”。
“謝”在日本有“謝罪”、“道歉”的意思,在中国是“感謝”、“謝意”的
意思……。
“手紙”在日本有“信函”的意思,在中国是“擦手的紙”,可用在厕所里,
可擦手也可擦脸,也可擦任何地方……。
中日之间如男女之间的关系。小打小闹,如“打情骂俏”。真正“大打出手”
就真是“授受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