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把京都比成都(23)“五块石”街VS“七本松”通

(2015-10-13 20:15:40)
标签:

京都

历史

旅游

文化

娱乐

     成都的街道很有特点:“宽巷子”、“窄巷子”、“将军街”、“提督街”、

“顺城街”….。

且把京都比成都(23)“五块石”街VS“七本松”通
    成都有条“和尚街”,就是很特点的了,在京都“和尚街”是无法取名的
,
因为京都有成百上千的寺庙,有成千上万的和尚,坊主(Bouzu:僧人)。
就像成都没有“成都人大街”的街的道理一样。

且把京都比成都(23)“五块石”街VS“七本松”通
  成都有“五块石”街,相对应的京都有“七本松”路。

且把京都比成都(23)“五块石”街VS“七本松”通
  京都的街道犹如棋盘一样方方正正、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和成都的街道相比还是要狭窄一些。在成都的街道地名可以建筑

为中心而可以寻找。如果对出租司机说春熙路多少号,盐市口,红牌楼,

顺城街等就会大抵有了方向感。而京都不可能说出就一条街找到方向

的。因为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道路名称都很长,说到什么什么街什么

巷所有的名字都一样的时候就得说出其交点出才能有具体的方向感觉。
这和上海的街道相似:例如在浦东要去东方路,要知道到处都是

“东方路”的标志,一条大街穿过一个城市,如果要去假日酒店你必须

记住“东方路向成路”才能有方向感。
京都城市方正地名也比较对称。如果面对中央的“御所”(皇宫)

左边上方有“金阁寺”,右上方则有“银阁寺”。
东西走向(左右穿过)的大街是町”,南北走向(上下穿越)的

大街则是“路”。
东西走向的大街还用“川”、“条”来表示。如:“今出川”

(yimadegawa)、“二条”、“三条”、“四条”、“五条”......
京都街道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按照交叉点的规则,便产生了许

多地名、车站名了。
这在包括成都是甚至任何城市都难看到的现象:例如“东方

路向城路”不会成为一个车站名称。
京都却很多这样的站名。
 在京都从左到右:“西大路五条”(南北的西大路与东西五

条交叉的地名车站名)、“大宫五条”、“崛川五条”、“河原

町五条”、“五条坂”等等都是地名或站名。
依次类推从左到右:“西大路四条”(南北的西大路与东西四

条交叉的地名车站名)、“大宫四条”(四条大宫)、“四条崛川”、

“四条乌丸”、“四条河原町”、“四条京阪前”、“四条坂(祗园)”

等等。
再类推从左到右:“河原町三条”、“三条京阪前”、“东山三条”、

“西大路御池”等等。
奇数条在后方和前方、偶数条加在前方。这些车站名称容易记、

有规律。
从上到下(南北)的路有“西大路”、“千本”、“崛川”、

“乌丸”、“河原町”等等。
从左到右的街道有“北大路”、“今出川”、“丸太町”、

“大宫”等。
人们仅从这些交叉的地名车站名就了解了京都的地名方位了。
 京都的风景点分为五大块:左上方有“金阁寺区域”、右上

方有“银阁寺区域”、
左边中间段有“岚山风景区”右边中间段有“冈崎风景区”、

左边下方有京都站、
右边下方有“东山风景区”。十分工整和对称。
相比之下,成都的街道要复杂万分,名称百出,可以理解为历史

上没有像京都那样统一的筹建规划,时间间隔久远。各条路都可以各

自为政,条条路都有自己的“出处”,“背景”。



且把京都比成都(23)“五块石”街VS“七本松”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