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沙坑球彻底攻坚战
(2015-01-21 22:04:25)
标签:
转载 |
沙坑球彻底攻坚战
地势(左脚在上、左脚在下、脚尖向上、脚尖向下、上下组合地形)、
沙粒状况(粗沙粒、细沙粒)、天气(风雨、阳光)等具体状况不同处理形式
不一样。除此沙坑球位置好(球落在沙子表面)、位置差(球一半埋在沙子粒)、
位置极差(球大半埋在沙子粒或者成为“荷包蛋”或“单面煎鸡蛋
(eggs fried sunny‐side up)”)。除此,沙坑球大抵分类为:果岭旁的沙
坑和球道沙坑球。
先说特殊状况的球深埋沙子的沙坑球: 需要将杆头底沿“邦斯”像刀刃
一样方正地深切到沙子里,把球“挖”出来。因此,预备姿势也须调整,保持
杆面方正,然后握杆,身体的站位与目标线平行,双手左移以减少杆面角,
同时将重心放在身体左侧,这都有助于下杆时角度深一些。双脚同样要陷入
到沙子里,借助预备姿势的调整,挥杆时要沿比较陡的角度来上杆和下杆,
同时挥杆要猛烈一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把球打出来。通过猛烈的下杆,
使杆头底沿切入球后方的沙子里,把球“挖”出来,送杆动作不需要太多
(首要的想法就是把球先从沙坑中救出来,打到可以继续击球的位置。)
◎果岭旁的沙坑球:当球落到果岭旁的沙坑里,而且球位比较好,
也就是球落在沙子表面上的时候,要用“沙坑爆发球”把球打出来。具体
的打法是:球杆杆头并不直接击到球,而是先打到球后边的沙子,通过沙
子把球带出来,从而间接地把球打出沙坑。首先要把杆面打开,朝向目标
的右侧,然后再以正常方式握杆,杆面打开可以把反弹角充分暴露出来。
可以看到,沙杆的反弹角设计的很宽大,可以很容易地从沙子表面掠过。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击球,球会沿着杆面的方向向右飞,所以身体也要做
出相应的调整,肩膀、跨部、双膝和双脚都要朝向目标的左侧,角度与杆
面打开的角度相同。这样互相抵消之后可以确保把球打直。
如果击球距离比较近,杆面就要多打开一些角度,身体也相应地以相同
的角度朝向左,在相同的全挥杆下就可以打出较近的距离。相反,如果击球距
离比较远,杆面打开角度略小,身体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可以把球打
得更远。多大的角度对应多远的距离是因人而异的,具体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
和经验来得知自己打出特定的距离需要打开多大的杆面。
可以尝试把球打出沙坑的同时,让球尽量的接近果岭,甚至落到果岭上。与前
两种打法不同,这个时候要让球杆的杆头首先击到球,向着果岭的方向干脆利
落地把球从沙坑里打出去。例如球在球道沙坑距果岭100码左右可以选择用4号
铁杆击球(根据距离的远近选择包括木杆、长铁、短铁、沙杆在内的所有球杆,
但前提是要保证所选球杆的杆面角足够把球打出沙坑边缘)。
保持杆面方正地握杆,身体与目标线平行,重心放在身体左侧,球位可以
稍靠右,以减小杆面角从而打出足够的距离。双脚同样要陷入到沙子里,并且
像在正常球位时那样挥杆击球。
可以想象,如果杆面角不够大,击球后,球撞到果岭边缘,又弹回到沙坑
的话,会是一件让人相当沮丧的事。所以原则是先要保证球可以被打出沙坑,
在此基础上选择能把球打到尽量接近果岭处的球杆。即使上不了果岭,也比击
球后球仍然留在沙坑里要好的多。
沙坑里的沙子不会总是平整的,会有起伏坡度。在上坡球位,预备姿势时
身体要与坡度垂直,这个时候杆面角会相应增大,球会飞得高,达不到应有的
距离,所以可以换一支号数小一些的球杆来打。下坡球位正相反,可以换支号
数大一些的球杆,以增加杆面角。
如果球位高于脚,以正常的预备姿势瞄球时,杆面会趋于指向左,击球后
也会飞向左边,所以要稍微打开一些杆面来抵消。球位低于脚时与此相反,
杆面会指向右,要通过稍微闭合一点杆面来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