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喻的巨匠 2011诺贝尔文学奖

(2011-10-13 21:54:20)
标签:

大阪

东京

美人美景

情感

文化

校园

知识/探索

步步惊心

杂谈

    日本人对于隐喻特别在行,政治家靠隐喻推销自己:

当今的野田首相希望搞“充满泥臭味,汗流浃背的泥鳅政治”。

当年的日本首相保持低姿态,小个子的小渊曾被美国的报纸

酷评为“只有冷却的比萨饼那么点魅力”。他们都靠自己的

脚踏实地的政权运营而获得支持率的上升。

    据说特朗斯特罗姆多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

每年文学奖宣布那天,不少记者会在特朗斯特罗姆夫妇公寓外“蹲点”。

    就像当今日本的村上春樹一样,每年文学奖宣布之前都有不少记者会围绕村上春樹

“下赌注”。

  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母离异后,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1954年,23岁的诗人就展示出自己过人的才华,出版了处女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

被称为“一鸣惊人和绝无仅有的突破”。他的作品带有“神秘、易变和伤感”色彩。

此后,诗人一发不可收,发表了《途中的秘密》(1958)和《半完成的天空》(1962)

两部诗集,均获得巨大好评。特朗斯特罗姆出版了诗集《巨大的谜语》(The Great Enigma),

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据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介绍,“特朗斯特罗姆的多

数诗集带有一个特点,显现为简练、具体而苦涩的隐喻……在他最近的诗集中,

特朗斯特罗姆的风格已经转变,篇幅更为简短,凝练程度更高”。

   在日本有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2人获奖。1926年野口米次郎1947年,1948年賀川豊彦两次做为候选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选考过程有50年的守密义务。诺贝尔財団的网站上对1950年前的候选人给予公开。日本朝日新闻向诺贝尔财团要求公开已经过50年的候选人结果, 了解到1958年谷崎潤一郎和西脇順三郎被列为候选人。据研究者确认谷崎和西脇在1960 - 1962年也被列为候选人。除此过去三島由紀夫、芹沢光治良、井伏鱒二、井上靖、遠藤周作、安部公房、村上春樹等都曾被列为候选人。不过都是“下马评(局外人的谣传)。至今为止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或文学家的写作语言有以下统计:

  • 26 -  英語
  • 14 法語
  • 13 德語
  • 11 西班牙語
  • 7 –  瑞典語
  • 6 –  意大利語
  • 5 –  俄語
  • 4 –  波兰語
  • 3人 –  丹麦語、挪威
  • 2人 -   日語、希腊
  • 1 –  土耳其語、匈牙利語、汉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捷克語、意第绪語、赫伯莱語、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語、冰岛語、芬兰語、孟加拉語、普罗旺斯語

  在英语中(汉语见“暗喻”),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

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达方法:A是B。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例如:

  1.He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比喻:他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2.S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

  3.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用镜子比喻美国的现实,很贴切。)

  例如:

  All the world's a stage.(Shakespeare)

   暗喻(Metaphor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

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

①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②她是夜明珠,暗夜里, 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死,消灭不了她, 她是太阳, 离开了地平线, 却闪耀在天上!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③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杨沫《青春之歌》)

  ④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