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行,巴黎秀(23)抢拍蒙拿丽莎真迹!

标签:
巴黎法国知识/探索杂谈休闲 |
《蒙娜丽莎》数百年来一直被誉为最名贵的肖像画,
60年代估计此画价值已达1亿美元。经过政府允许,从1962年
12月14日至1963年3月12日,先后到美国的华盛顿和纽约市展出,
轰动了全美国,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一睹为快。由于参观的
人太多,据说展览会规定每个观众只能在《蒙娜·丽莎》画像前
面停留3秒钟。以后该画又借到日本展览,轰动的程度更胜于美国,
每位观众只能看2秒钟。
博物馆。罗丹说,艺术是心灵深入大自然、发现它蕴含灵性而感叹到的
欢悦,而卢浮宫的每一件艺术品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次洗礼、
无数次沉淀才成就的。
的时间也欣赏不完卢浮宫的全部作品。而参观者所看到的展品,还只是
卢浮宫藏品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艺术品都被保存在卢浮宫的储藏室
里,只有专业人士通过特殊申请才能看到。
纯美的朝圣之旅。
楼第六厅。500年来,她家喻户晓却又神秘莫测,如同当年坐在达芬奇的
画布前一样沉静迷人。长久以来,这幅画的神秘性对游客的吸引远远超过
了对画本身风格和技法的讨论,而成为千古之谜。
对于这样一幅珍贵的国宝级要是在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可能想像有能够
抢拍真迹的难得机会。
按照以往的说法,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收藏于巴黎的卢浮宫。但在收藏界却有一种说法称,挂在卢浮宫的不是《蒙娜丽莎》,真正的《蒙娜丽莎》是在伦敦一所公寓的墙上。
上世纪初,曾经有许多人大规模地复制、伪造艺术名作,有理由怀疑伦敦的那幅是赝品。但是,普利策博士对他的这幅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他用显微摄影技术证实,伦敦这幅画上的指纹同达·芬奇其他作品上的指纹相同;根据记载,蒙娜丽莎比拉乔康多年轻19岁,被画时披着一条表示悼念的面纱,在两幅画中,只有伦敦那幅显示一个更显年轻的女人披着漂亮的面纱;另一个证据是,拉斐尔当年在达·芬奇作这幅画时曾经作过速写,速写中的蒙娜丽莎背后有两根圆柱,这两根圆柱出现在伦敦的肖像画里,而卢浮宫那幅的背景是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
加州大学教授卡罗·佩德雷蒂认为,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是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诺桥附近的景色。佩德雷蒂的证据是,达·芬奇出生在距阿雷佐约100公里的芬奇镇,并曾经在阿雷佐生活过,这一地区的原始景观与《蒙娜丽莎》的背景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达·芬奇很有可能采用这一地区的田园景色作为《蒙娜丽莎》的背景。当佩德雷蒂的这一观点在达·芬奇绘画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后,许多美术史专家都对他的研究结果表示肯定。
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女主角神秘的微笑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究竟艺术家运用了怎样的技法,才将她的神态表现得如此完美?法国科学家日前宣布揭开了它的着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