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微妙数字

(2010-12-29 21:47:43)
标签:

高尔夫

美人美景

时尚

文化

休闲

杂谈

知识/探索

贺岁片

投资项目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历史上惊人的数字

58

2010年日本的高尔夫选手19岁石川辽日巡58杆创历史最低得到吉尼斯记录的认证。

1991年9月17日出生的石川辽在15岁零8个月的时候,赢得了2007年Munsingwear Open

 KSB Cup比赛,成为日巡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作为世界排名中最靠前的日本选手,

石川辽在2009年的日巡赛奖金榜排名第一,赢得了超过1亿8千万日币(190万美金)。

这位18岁的神童在全长6545码、标准杆70杆的名古屋高尔夫俱乐部以12只小鸟球、

零破击的成绩完成比赛。原本落后领先者6杆出发的他在完成了第11洞的时候已经抓

下9只小鸟,最终他以总成绩267杆,低于标准杆13杆的成绩夺冠。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高尔夫微妙数字

33,33,33

上世纪著名高尔夫球员在一次公开赛上打出的成绩是-6杆

没有这样“干净利落”的数字了。

上半场的结果是33杆,下半场的成绩也正好是33杆

而全场的推杆数正好是33推。

这样的成绩你无法用心去争取。

 

博比·琼斯在高尔夫球场上是一座丰碑
八十年来他的高尔夫纪录还没人能打破,在二十八岁时他夺得了所有赛事的冠军,
他决定归隐田园,和他娇小、美丽的妻子过着远离赛场的安静生活。他的胜利也破
除了高尔夫在美国是“贵族运动” 的理念和迷思,促进了它向平民大众的方向发展。

 

  Grand Slam

  大满贯。一位球员在单年度内拿下所有四大赛的冠军,称为一个大满贯。由于历史上无人做到,

人们把职业生涯里拿下过所有四大赛冠军叫做职业大满贯。历史上实现职业大满贯的只有5人。

大满贯(英文:Grand Slam)原本是桥牌术语,解作赢得一局中所有的叫牌,而中文译名则来自麻将术语。

職業高爾夫“大滿貫”的說法最早由高爾夫球名將阿諾德·帕爾默(Arnold Palmer)
提出來的。但“大滿貫”實在不容易達成,因此後來又出現了一個新詞“生涯大滿貫”
(Career Grandslam),意思是說在不同的年份獲得過“四大賽事”的冠軍。聞名
世界的泰格.伍茲在24歲獲得“英國公開賽”冠軍之後成爲歷史上最年輕的“生涯
大滿貫”得主。
(一)4月大師賽(名人賽):1934年創設,每年在喬治亞州的奧古斯塔球場
(Augusta National Golf Club)舉行邀請賽。美國名人賽可謂是世界高爾夫球
比賽的第一。它具有特殊的參賽規定,其總獎金和冠軍獎金是四大賽中最高的。
它是四大賽中唯一場地固定的比賽,美國名人賽獲勝次數最多的球員是Jack
Nicklaus,共6次。
(二)6月美國高爾夫球公開賽:1895年設立,由美國高爾夫球協會所主辦,是
高球界最具權威且最難獲勝的賽會,職業與業餘球員皆可參加。美國公開賽的全
稱是美國公開錦標賽,由美國高爾夫協會(USGA)主辦。每年6月在美國的不同
球場舉行比賽。比賽分四天舉行,每天打18洞,共72洞。
(三)7月英國高爾夫球公開賽:世上歷史最悠久的高爾夫球比賽;1860年由英
國高爾夫球協會開辦。英國公開賽的全稱是英國公開錦標賽,由皇家古代高爾夫
俱樂部主辦。英國公開賽是四大賽之一,它是世界高爾夫史上最古老也是最負聲
望的大賽,首屆比賽於1860年舉辦,當時只有8人參加。但如今從規模來看,它
是四大賽中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個,1993年參賽人數達1827人。比賽爲分四天進行
的比杆賽,共打72洞。Harry Vardon是該項比賽獲勝最多的球員,共6次。
(四)8月PGA(美國職業高爾夫球錦標賽):由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所主辦,
非會員無資格參加;1916年開始比賽,優勝者終其一生可以不經預賽即參加PGA
主辦的比賽。1957年以前採用Match Play(比洞賽,以進洞數決勝負),1958年
以後改采Stroke Play(比杆賽,以總杆數決勝負)。PGA錦標賽在四大賽中獎金
總額第二位,冠軍獎金額僅次於美國名人賽,列第二位。每年8月舉行,是四大賽
的最後一項。1916-1957年採取比洞賽方式,1958年至今採取比杆賽方式。Walter
Hagen和Jack Nicklaus分別贏得5次冠軍,是此項賽事獲勝最多的球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