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佳骏散文
吴佳骏散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36
  • 关注人气:1,2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鱼一日

(2016-09-27 13:07:43)
标签:

文化

河鱼一日
                         河鱼一日

吴佳骏

河鱼。初闻此名,不解其意。按字面理解,以为有条河,河里鱼多,如此而已。后来查资料,果然如是。始知不是所有的地名,都一定有个深刻的内涵。古人比今人活得简单,故他们取的地名自然也很简单。简单而有诗意,我谓之“古典的浪漫”。

河鱼镇地处城口县东部,大巴山脉南麓。四面环山,形状似一个巨型口袋。早年间,据说此地土匪横行,打家劫舍,占山为王,搞得当地居民苦不堪言。可如今,岁月几度,山河依旧,当年那些土匪们行经之地,早已变了模样。一座座白色小楼房沿河而建,错落有致,仿佛世外桃源。每年夏季,都有不少人不远万里,驱车前来此地避暑,享受逍遥时光。谁也不曾料到,一个闭塞之地,竟也成了“人间天堂”。

我非有钱人,也非有闲人,故还没有足够的条件来此消夏。我来河鱼,原本就没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走走。像一尾鱼,长期在上游呆久了,就想游到下游去,察看一番下游的水深水浅,趁机长长见识(长见识未必都要去大地方,越是小的地方,给人的思考反而越深)。

抵达河鱼镇,是一个上午。阳光从山巅照下,使整个小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同行的其他几个朋友均被眼前的景色给震慑住了,抬头仰望山脊,一副虔诚状。好似信徒突然见到了佛祖的金身。这几个朋友都是搞写作的,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也只有相信万物有灵的人,才能所见皆佛。

小镇正中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没有人,只有几株垂柳。垂柳之下,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潺潺水声好似河鱼心脏跳动的声音。我循着水声望去,有两个小孩在河滩上捉螃蟹,投入而忘我。这两个孩子是有福的,因为他们手里的螃蟹,是那些城市里的孩子在电脑里捉不到的。城市里的孩子能够捕捉到了,也许只有汽车尾气,拥堵的人流,喧嚣的市声,以及变了味道的童年。

在镇上用过午餐,阳光越加明亮,像花季少女的眼睛,干净得让你没有一丝邪念。我看同行的朋友都没有要午休的意思,便提议驱车去乡下走走。河鱼镇的乡村,真是与众不同。几乎所有村子都建在山脚,成直线型排列。远远看去,宛若一根绳子上,拴着大小不一的积木。

越往大山深处里的村子走,风光越是独特。尤其公路两边险峻的岩石,让人叹为观止。那些巨石,完全是上帝借助鬼斧神工之力,在高山上雕刻出来的绝世之作。同行的朋友个个肩挎“长枪短炮”,对着这些自然界的艺术品不停按动快门,试图将此悉数带回家里收藏。一路上,车子走走停停,车内人上上下下。一条原本只需几十分钟即可走完的路,却因此走了一个多小时。唯有我一直坐在车上,不曾下车。只默默地透过车窗,静静地体察着山的性情和内涵。有时候,观察或欣赏一样东西,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远近。这也因此使得观察者或欣赏者所收获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我相信,我坐在车内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不见得就比下车去的人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少。

从乡下回镇时,已是薄暮时分。夕阳退到半山腰上,像被农妇洗掉色的一块黄色围裙。估计是同行的朋友下午看景时都太贪婪了,个个坐在车里恹恹欲睡。风景看多了,也会累人的。这个简单的道理,遗憾没有多少人真正懂得。

晚上住在河鱼镇的一户由农民自家改造的旅馆里。开旅馆的是一对夫妻,丈夫是个退伍军人,烧得一手好菜。妻子朴实大方,说话很有分寸感。三言两语,就把我们这群吃文字饭的人说得心花怒放。其中的某位男作家,据说已经动了要在河鱼镇安家的想法。

河鱼镇的夜晚是静的,静得没有一丝杂质。我躺在床上,正要感受静里的动。不想,窗外忽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房内的电灯顿时熄了。问老板,方知是停电。再问电还可能来否?回答是可能来可能不来。我索性躲进房间,睁眼仰躺在床上。同屋的人问我:睡吗?我说:可能睡可能不睡。

窗外的雨更大了,仿佛要把黑夜彻底淋湿。

 

载《重庆散文》201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