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孩子很委屈地拿着她的作业给我看,说她妈妈检查的时候很生气,气到把她的作业本扔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让她们用“轻快”造句的时候,她写着:由他轻快的步伐可以看出他今天心情很好。她妈妈说她这句写错了,不应该用“由他轻快的步伐”,而是“从他轻快的步伐”。她跟她妈妈争辩的时候,她妈妈对她吼道:我是当过老师的人,我会错吗?!
说明一下,这个孩子的妈妈在国内时曾在小学任教,教的是音乐。
由此我想到了我骨子里对小学老师的恐惧感。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小学老师”=水平不高+自负。当然我知道这仅仅是我的刻板印象。但是此刻板印象的形成也并非没有原因。
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某次语文考试,监考的是隔壁班的语文老师。考试的第一项内容是听写,就是老师报内容,学生要把听到的一字不差地写下来。当时我记得有一个词,那个老师报的是“开遍了山坡”,而考试结束后有同学就这句话问她的时候她说她报的是“开满了山坡”。而听写材料上也是白纸黑字印着“开满了山坡”。当时同学们各执一词,有人说她报的是“开满”,有人说是“开遍”。
我从小就是比较大胆的学生,敢于和老师争的那种。所以我就去和那个老师争辩,因为我听到的的确是“开遍”。我记得当时我们各执一词,但是我并没有任何不礼貌的举动。那个老师后来生气了,对我说:“你不要仗着你成绩好就觉得你都是对的。我是老师我会错吗?”
后来还发生了更荒唐的事情。二十分钟之后,我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那个老师站在班主任旁边。班主任对我说:“谭老师告诉我你刚才指着她的鼻子骂她是老东西。你怎么能对老师这么不尊敬呢?”
我当时都傻了,这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事。我第一反应就是否认。那个老师开口了:“你骂了我。我现在就敢和你对质。我是老师我怎么会冤枉你呢?”
当时的情况不容我争辩。一办公室的老师都围着我们。显然我是劣势的,因为她是老师,所以她不可能撒谎,所以只能是我确实骂了她。所以我只能对她说对不起。
那个老师于是很宽容地微笑着说:“没事了。下次不要再犯了。”
我深深记得那份屈辱。11岁的我,几乎把自己的嘴唇咬出了血。
回家以后我跟爸爸妈妈说了这件事。爸爸妈妈认为这件事情比较严重,也担心这件事情对我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我妈妈私下去找了班主任,了解了这件事情,而且把我所说的情况跟她再一次说明。当时的细节我并不知道,妈妈回家后只跟我说,马老师(我的班主任)知道她冤枉了你。但是作为老师她不可能跟你道歉。但是她跟我道过歉了,所以你不要再想这件事,好好上学。
现在想来,妈妈的这番话更像是她用心良苦编出来的。
总之从那以后我对小学老师非常敬而远之。因为他们是老师,他们是不可能错的。所以跟小学老师在一起我太容易犯错了。
后来进了大学,我发现学院里越是德行高的老师越谦虚。当学生向他们质疑的时候,他们总是很慎重地思考,或者说我回去查一下资料再告诉你。而之后他们总是会将质疑的答案反馈回来。
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情我始终没有忘记。可能我是善于“记仇”的人,不过老师对孩子来说总归是高高在上的,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角色在一个孩子的心里投下的阴影,总归没有那么容易消除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