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段时间,《别了温哥华》热播。我没看过,但看过一个片段,那起子去加拿大留学的,有一个出意外死了。当时很诧异,想,留学也能留死人啊。
近日有个南京的女孩刚到意大利半年,在Perugia被人杀了。
原来留学是真的会死人的。
其实在09年的时候,我就知道了。留学真的会死人的。
这个章节,献给客死异乡的林礼芬。
我的意大利(十三)
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里,偶尔想起来的时候,会压得很难受。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情能代表什么。代表留学生生存环境堪忧?代表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代表“活该你们中国不呆跑去国外”的傻X言论?
在我看来,这件事只代表了,曾经在我身边活着的这个人,我再也不可能见到她。无论我们曾经是不是相熟的朋友,无论我们曾经有没有恩怨,无论我是喜欢她,还是讨厌她。
我觉得下面的这个故事,不懂的人应该不懂,懂的人,应该会突然在看到某个情节的时候,撕心裂肺。
1.
现在已经习惯了在梦境中和在现实里生活在两个国度,同时品味两种快乐和忧愁。前两天回家,看到爸爸做的糯米甜饼。突然想到06年出发的那夜,爸爸穿着睡衣在厨房给我做糯米甜饼的样子。嘴里吃着,早已不知其味。
嘟嘟极少走进我的梦里。我想她还在怨恨我的背弃。
今年春节间,薇薇回国举行了婚礼。我在台下看着,心里感慨良多。他和她这些年,毕竟是走过来了。可是我们,有太多的人,已经离散在天涯。
我的意大利(十二)
09年下半年开始,算计着自己还有几门课,算着差不多可以开始找教授写论文了。天空每天都是那么湛蓝,海总是那样静静地卧在港口,那些船来来往往,每天走过那些弯弯折折的上山下山路,想到刚来这里的时候,自己写过,同样的路每天走,走一百年也不会感到熟悉。可是才四年不到的时间,已经熟悉了。
市立Berio图书馆依旧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进进出出,距离我办Berio的借阅证已经快两年了,我依然没有在那里等到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孩子。我不知道是他们活得太圈禁了,还是我活得太自由了。可是我非常清楚,一个人如果思
近日一直停笔,于是利古里亚海便又走进我的梦里了。各种各样的蓝色,次第出现在我的梦里。黎明的蓝,阳光下闪耀的蓝,夕阳下泛着金光的蓝,夜幕中的深蓝……
意大利人对于蓝色情有独钟,如同红色之于中国。也许来自对于海洋的热爱,意大利人用对母亲的爱深沉地爱着蓝色。Azzurro这个词,不同于blu的蓝,它是天空的蓝,是大海的蓝,是那片国土上空回荡不息的情歌。因此,意大利足球国家队叫做azzurri(蓝);因此,意大利国足的队歌叫cuore
azzurro(蓝色的心);因此,有着贵族血统的人被称为sangue azzurro(蓝色血统);因此,梦中情人不叫principe
con cavallo bianco(骑白马的王子),而叫principe azzurro(蓝色的王子)。
有趣的是,惟独意大利的国旗中,没有蓝色。
我的意大利(十)浮生如梦威尼斯
2009年2月,我去了威尼斯。如果要我评选人生必去的十大城市,威尼斯当在前三。
当时正是carnevale(狂欢节)
今天想说说一些小趣事。
-
我最喜欢的课程:语言哲学,政治传播学,政治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广告学
-
我最讨厌的课程:1.心理学。这门课太难了,太难了,骷髅级的太难了。教授长得酷似俄国人。他讲到巴普洛夫实验的那阵子,我越看他越像图片上的巴普洛夫本人。真穿越。这门课程我考了两次口试都没过,第三次去考,放眼望去,教授的办公室外面坐着的一大半都是前两次没通过的老熟人了。然后轮到我考,教授依然不满意,又准备掐死我,后面有意大利同学看不下去了,说,教授,拜托,人家是外国人,已经很努力了,你就让她过吧。随之房间里一片声援我的声音。最终教授抽搐着脸给了我一个及格分。我回座位上收拾东西的时候跟那哥们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语言学。这门课的教授非常傲慢。但她是我惟一见过的一个能喊出每一个学生名字的教授,并且尊称对方小姐或者先生。
- 我最喜欢的外国人:1.德国人。我对德
感谢丁先生发来的在意大利的旧照片。祝你无妻无子,长命百岁。
(七)嘟嘟
事实上第一年是非常痛苦的。你所面对的不光是孤独、低能、陌生、无所适从,不光是来自学校的压力。你要自己去找房子、申请学习居留、申请codice
fiscale(一种类似身份证的惟一个人编码磁卡,终身有效)、申请银行卡,你要每天背着一背包的各种材料往来于警察局、市政厅、出入境管理处、房屋中介所、银行、大区高校后勤管理处以及其他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机构。有些人是友好的,他们操着熟练或不熟练的英文跟你解释所有的文件和手续,但也尝到过很多官僚式的冷眼。
我们常说,在国外,“中国人”就是个标签。对方还没有一丝一毫了解你这个个体,就已经给你贴上了这个标签。于是其实你往后受到的很多冷眼都跟这个标签有关。我不是说一个普遍情况,至少在意大利不是。意大利人——至少北方人是友好而有教养的。但我也遇到过被贴标签的情况,甚至是被大学的教授。
我见过有孩子不堪这种压力而逃避去学
那段日子里,每天我都会花点时间坐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海。我总在想,这么一望无际的空旷的蓝色,难免不使人想要知道,那碧海汪洋的后面,还有怎样的世界。所以,Cristoforo
Colombo,这位伟大的先驱者、探险家、航海家、开拓者——我可以用更多的词汇来赞美他——是热那亚人。几百年前,他也是时常在这个港口徘徊吗?他听说,在海洋的那一端,有一个神秘而富饶的东方,遍地都是璀璨的珠宝、黄金和象牙。
虽然也有人将他称为灾难的化身,杀戮的发端,也虽然他的对遥远东方的渴望给美洲大陆带去了噩梦般的血腥屠杀和种族灭绝,但是今天,我们仍然愿意怀着一种热切的接近于虔诚的崇敬来谈论这个历史人物。他确实怀着一种热烈的想象和无畏的勇气,到达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今天的热那亚,principe火车站外矗立着的哥伦布的雕像。他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的精神之父。
热那亚是个被深深刻上了航海烙印的城市。它是大航海时代欧洲最重要的港口,在港口的一端,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灯塔,它建于1326年,
回忆是个矫情的事。人们习惯搜肠刮肚地将一些美好或不美好的想象根据主观意愿拼凑到那些发生过的事里面去,让那回忆呈现出他希望的颜色。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玩弄着这种格式塔游戏。然而要面对一个真实的赤裸的过去,是一件残酷的事情。重看做那些事情时的心理状态,更是触目惊心。
无论如何,我必须要承认,虽然这段感情的前半段是刻骨铭心的,但是后半段,却是由于我个人的怯懦和自私所导致的始乱终弃。
(四) Via
Monticelli 31的生活
回到热那亚不久,我参加了政治系的开学典礼。那是政治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中国学生参加新生开学礼。我是第一个,也是当年惟一的一个。
2006
国王和王后陛下,各位殿下,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大家都知道,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授予来自意大利的埃乌杰尼奥·蒙塔莱。他来自海滨胜地东利古里亚,该地粗犷严酷的地域特色,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反映。他的诗歌中,多年来回响着音乐上的汹涌波涛,使他个人的命运与地中海那威风凛凛、美丽庄严的特色交相辉映。他于1925年完成的第一部成名作也起了一个奇特的名字《乌贼骨》。显而易见,这部作品浓墨重彩,渲染了他那与众不同的利古里亚特色。
——瑞典学院安德斯·奥斯特林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这些年来,在我脑海
回忆性的写作又一次让我陷入无边的苦痛中。这回忆还未长卷般张开,已经令我昨夜失眠了。这种写作,就好像扒开自己的胸膛,细细地看那些血淋淋的五脏六腑,看心脏暴露在空气中的跳动。我不得不再次直视当初的自己,和自己做过的那些对的错的事情。包括那些我想要深埋在记忆里永不再想起的部分。
(二)hostello della giovedu'
那是奥地利航空的飞机,在维也纳转机。
10个小时之后,当飞机快要到达维也纳的时候,我从天空看到奥地利的田野里散布的那些白色风车,我想,这就是欧洲。
维也纳的机场很小。一如我后来见过的很多欧洲国家的小机场一般。我们在那里等了两个小时,上了意大利航空往米兰去的飞机。
到达米兰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天空被夕阳染成了玫瑰色。晚风微凉。大学有人来接我们。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个意大利女士。后来一直到我在大学里工作,才知道这位女士是国际交流部的主任,也是那时才知道她的全名,Elena
Barrago。
我们上了大巴。车开了。一路上,看得到意大利傍晚田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