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三级指导(四)

(2009-03-20 10:24:17)
标签:

教育

分类: 心理教育
 

知识点: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要点: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婴儿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环境。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的,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对它的解释。(识记)

(一)要点:对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理解)

1、人们对新生儿、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新生儿、婴儿并非是传统观点认为的“白板”,他们具有惊人的感觉能力。

2、新的研究方法的突破,促进了新生儿、婴儿能力的发现。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是揭示儿童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

要点:习惯化范式(识记)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要点:优先注视范式(理解)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婴儿视觉的刺激偏爱(理解、应用)

通过范兹(Robert Fantz)的刺激偏爱程序的创新,发现婴儿对一些视觉刺激有特殊的偏爱,这些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2)婴儿听觉的发展

3)婴儿肤觉的发展

4)婴儿味觉和嗅觉的发展

2.婴儿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

·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的发展

要点:婴儿期动作的发展和感知觉的发展构成了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内容。(识记)

乔姆斯基是生成转化语法理论的创始人。3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理解)

要点:一岁半到二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理解)

 

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识记、理解)

1.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占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

3.迟缓型(占15%):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迟缓型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

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

 

神经活动过程的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平 衡  灵  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 衡  不灵活  安静型    黏液质

弱                         抑制型     抑郁质

 

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

表现形式

 

恋爱婚姻家庭

心理成长教育

情绪情感反应

社交适应人际关系

躯体疾病

其他

问题严重程度

轻中重

 

 

 

 

 

 

问题的一般原因

生物学原因

认知原因

社会原因

 

 

 

 

 

 

问题的具体原因

躯体情况

本人的人格因素

具体压力特点

 

 

 

 

 

 

 

存在-人本主义具有四个共同的认识:(识记)

1.强调着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

2..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

3.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4.人性研究的重点是意识经验,应该遵循现象学途径。

 

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有若干与其他动物类别相区分的质的规定性,这些质的规定性的总体便构成所谓人性。它包括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前提和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上述三种属性,对人来说缺一不可,也不能在复加,所以它们被叫做基本属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它有别于极健康的人群,也和心理治疗的对象有所不同。

广义的心理诊断:既涉及到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诊断、也涉及到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定问题。

狭义的心理诊断:则是专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区分与评估,严格地说狭义的心理诊断更确切。

 

对性行为的紊乱程度做如下分类

1、性行为失调(识记):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偶然发生的性行为紊乱与偏离。性行为失调不严重破坏正常性行为,不持久破坏患者的情绪和理智。患者可明确知道偶发的原因,并可自动克制和调节,使日常生活与工作行为不受严重影响。

2、性行为紊乱(识记):因长期不能自行缓解而使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之中,从而影响夫妻感情及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类性行为紊乱称为性行为障碍

3、性行为变态(识记):性行为过程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严重、持续失常,致使整个性活动偏离正常而改变性活动的性质。失常的环节往往代替了整个性行为过程,患者虽有自知力,但因人格缺陷和意志力薄弱而无法自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