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2018-04-20 18:29:07)
标签:

杂谈

旅游

图片

早春三月,跟随26度C俱乐部走滇藏线,历时九天完成了这次“桃花之旅”。

此行路线主要是滇藏线和川藏线的一部分。滇藏线(G214)北起青海西宁市,北到云南省景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沿途地形复杂,气候高寒,具有生物、地质与景观的多样性。川藏线起源于上海市人民广场,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一段被称之为“川藏线”,这一段山高谷深,串联起了川府文化和西藏人文景观。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从丽江出发沿着滇藏线一路向北,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进入到西藏境内,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汇入川藏线,然后一路向西抵达西藏拉萨市。风景在路上,一路上或与大江、大河相伴而行,或与雪山、冰川擦肩而过,或阴或晴,或行车于悬崖峭壁之上,或飞车于坦途之间,风景一程,精彩相伴。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桃花之旅看点:

◆梅里雪山:藏区八大神山之一,云南最高峰,至今仍为处女峰无人登顶。

◆西藏盐井:茶马古道上独有的人文景观,传承着千年古老制盐工艺。

◆然乌湖:有“西天瑶池”的美誉,藏东第一大湖,帕隆藏布江发源地。

◆波密:素有“雪域江南”的美誉,有号称全世界最大的桃花沟。

◆林芝:西藏的江南,一年最美的季节只有两次,秋天红叶和初春的桃花。

◆雅鲁藏布大峡谷:全世界最深的大峡谷,初春漫山遍野都是粉红的桃花林。

◆南迦巴瓦:中国最美雪山,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最高山峰。

◆圣城拉萨:雪域高原一颗璀璨、圣洁的明珠。


第一天  丽江~飞来寺

早春三月,当北京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云南的山水已经是绿意盎然、春花似锦。丽江是此行的集结地和出发地,早来两天逛古城、品香茗、赏风景。

丽江是纳西族的居住地,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纳西族是古老的民族,据说其重要的一只来自黄河流域的古羌人,他们迁徙到金沙江上游与当地人融合而成为纳西族。历史上的丽江先后归属过秦国、汉、吐蕃、南诏、大理等政权,到了宋元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现存建筑基本上保留了这一时期的特征。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早晨八点钟,正式开启了这次滇藏线之旅。
    从丽江古城出发不久,就进入到滇西北绵延不绝的大山之中。云南的山是青的,江河湖水是翠绿的,山清水秀、风清日朗的云南大地用暖暖的春意接纳了我们。
    大约九点左右我们看到了金沙江,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而得名。路过三股水风景区,是三江并流的地方,路书中提到的长江的第一湾没有见到。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沿着金沙江前行,中午前我们翻越了巴马雪山垭口,巴马雪山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一高度,雪山最高峰5396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之一。“哈巴”是纳西语,“金子的花朵”的意思。哈巴雪山中间隔着虎跳峡与玉龙雪山相望,动植物资源丰富,号称动植物王国。只可惜云雾较重,没有看到哈巴雪山全貌。

    中午达到香格里拉县城边上的一个小镇,宽阔整洁的大街上有一座新建成的巨大佛塔。在此午餐后继续沿着国道前行,远远地看到了香格里拉县城。香格里拉就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地区,位于滇川藏三省交汇处,也是三江并流的腹地。纳西族、白族、彝族的集聚地,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著名景点和历史遗迹。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再往前走通过非常著名的小甸牧场,没有停车,我们与这个原本可以出片的地方擦肩而过,凭窗拍了几张照片,算是留下些影像资料。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下午五点钟,翻越著名的白马雪山垭口,垭口周围有二十余座超过五千米的雪山,主峰白马雪山海拔5430米,垭口4230米。白马雪山动植物资源丰富,又有一族群滇金丝猴在这里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此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下午六点多钟,路过德勤县城后继续前行十公里抵达飞来寺镇。这里是拍摄梅里雪山的最佳位置,抵达后立即寻找机位,气喘吁吁登上一座客栈屋顶后,梅里雪山隐藏在浓重的云雾之中,所幸云霞满天。

梅里雪山也称为太子十三峰,是一组南北跨度一百五十公里的雪山群,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主峰卡瓦格博雪山海拔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梅里药山”的意思,盛产各种名贵药材。主峰至今仍未被人类踏足,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二天   飞来寺~盐井

昨天没有看到梅里雪山的全貌,留下了些许遗憾。今早六点多钟,我们驱车二十多公里来到一座观景台等待日出的时刻。

太阳初升,在大地上变幻出流动的光影,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出现了。都说十次会有九次看不到雪山,对于我们而言梅里雪山真是慷慨,不仅看到了雪山全貌,还目睹了日照金山的完整过程。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回到客栈早餐后,出发前往一百公里外的盐井。途中我们经过了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处,在界碑处停车拍照。再前行不远我们来到了纳西民族自治乡,午餐是当地知名度很高的“佳家面”,据说这家小店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个取景地。面馆的女服务员非常活泼,店里有一百四十七碗的吃饭记录,记录保持者是一位湖北来的小伙子

下午两点钟我们抵达距离盐井五公里外的曲孜卡乡,这里的客栈家家户户都有温泉,泡泡温泉洗去了一路的风尘。

五点半出发去盐井。盐井位于澜沧江畔,历史上这里是吐蕃通往南诏国的要道,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镇。尽管曾经看到过这里的照片和介绍,但是到了这里后还是感觉非常震撼。千年不变的制盐工艺,展现在澜沧江上的是一幅壮阔而又悲壮的人文图景。层层的盐池古旧、原始,制盐工人沉重的背影,都勾勒出了一幅令我们内心五味杂陈的画面。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三天  盐井~左贡

出发后不久经过了此行的第一高度红拉山口,海拔4456米。红拉山是滇金丝猴保护区,保护区内落差大,山高谷深,不同的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是植物王国,也是研究动物的基因库。据统计保护区内有三个族群的滇金丝猴,滇金丝猴也称仰鼻猴,它们与黔金丝猴、川金丝猴一起被列入了重点保护的名单中,是与大熊猫一样珍贵的生物物种。

天空中云量很少,雪山赤条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垭口处拍了此行唯一的一张集体合影。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中午在芒康县城午餐后继续上路,出了县城我们进入到318国道,接下来的一段路程是两条国道的并行线。车辆忽而行驶在高山草甸之上,美丽的高原牧歌声声,炊烟袅袅;忽而又急速下沉到谷底,巨大的海拔落差让我们领略了从赏心悦目到惊心动魄的感受。一路上用相机记录着车窗外的景色,风景在路上,滇藏线带给我的感受并不仅仅是蓝天白云和雪山冰川,更多的是我们眼前风一样掠过的即普普通通又异常精彩的景象。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下午两点钟,路过如美村。小山村桃花已经盛开,稀稀疏疏的藏居点缀在山坡上,两山挟持着的小山村静宁而又灿烂。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行驶在澜沧江大峡谷中,澜沧江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也是澜沧江最险要的一段。总长度大约一百五十公里,从江面到峰顶超过十四公里,峡谷坡面成垂直状态,因此自古就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之说。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经过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高原草甸,延展向远方的高压线、成片相连的牧场以及散落在牧场和山林之间的藏居,在斜阳的映衬下展示出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得图景。要知道,在大山之中,在高原之上,有这样一群人在顽强地生存并创造着奇迹,不用历史和人类学者去寻源,也不用社会学者去考究。存在决定了一切,对之心存一份敬意即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一路向下几乎抵达了谷底,然后又一路上坡,缓慢而又执着地攀升。终于,大约四点钟到达白雪茫茫的东达山垭口。东达山口是我们此行最高的地方,海拔高度为5130米,有少许高原反应,但能承受。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四天  左贡~然乌湖

    七点半出发,离开了印象模糊的昌都小县城左贡。出城后不久就与玉曲河相遇。玉曲河是怒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覆盖了昌都及林芝部分地区,最大落差三千多米。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今天最精彩的路段是怒江72道拐,通过这段七折八扭的山体公路,可以从三千多米的高原一下就落到海拔一千多米的怒江峡谷的谷底。实际上72道拐在中国并不是唯一,在黔北地区遵义市附近也有个号称七十二道拐的地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段公路位于著名的川藏线上,是进藏的必经之路。

    观景台上看到的仅仅是72道拐中的一部分,怒江峡谷深处的路在这里无法看到,当所有的拐弯走到尽头就能看到怒江。在观景台上拍了一些照片,效果不是很好,一来是由于天气原因,没有光感,画面很平。二来山坡上有绿色的苫布做防护,大块绿色影响画面的平衡感。拍完照片,车辆就行驶上了这个伟大的人间工程,并不感到危险,尽管有很多非常急剧的拐弯,但路面状况非常好。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再行驶一段时间,大约中午十二点半,怒江出现在眼前,此时我发现我们已经处在怒江大峡谷深处,有一个可以俯瞰怒江的观景台,领略了怒江波涛翻滚的壮观身影。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午两点我们进入到了芒康县,并在这里简单吃了午餐。

       下午四点多钟抵达安久拉山,洁白而又平静。安久拉山的垭口与别的垭口不同,没有陡峭和起伏,却异乎寻常的平缓。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阅了山口就算是进入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在安久拉山前的一片湿地上徜徉了很久。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就在离然乌镇只有两公里距离的峡谷地带,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大约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才通过了这个不断滴着水,有极高山体滑坡风险的地方。通过堵车路段之后就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处,路标指示牌上标注右边是然乌镇,左边是然乌湖。

    然乌湖是今天比较重要的拍摄地点,在湖边选好机位,但天空云量很少,落日的方向被山体挡住,雪山的倒影基本上没有,或许明天早晨还有时间和机会。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五天  然乌湖~波密

    然乌湖是堰塞湖,四周雪山环抱,是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之一。相传湖水里住着一头水牛湖岸上住着一头黄牛,两牛互不相让,常常顶牛角力,两头牛死后,尸骨就化为两岸的大山,然乌湖就夹在两山之间。实际上从地质学角度而言,然乌湖位于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的撞击处,然乌湖就是在这三座巨大山脉的角力之下形成的。

    早晨六点半来到然乌湖边,雪山的倒影映在湖面上,天色尚暗,架好机器等待日出的时刻。日出时,阳光照在右侧山峰上,似乎是给雪山镶上金边,湖水中倒影清晰可见。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拍完然乌湖日出回到酒店吃早餐,早餐后上车出发,沿着然乌湖右岸来到了下然乌。然乌湖是由三个大小不同但互相联通的水面组成,昨天和今天早晨我们拍摄的地方叫做上然乌,我们住的镇子边上的叫做中然乌,而我们现在路过的地方叫做下然乌。此时,这里的光影效果很好,雪山的倒影清晰地映衬在平静的湖面上,喜欢这里的宁静和色彩,湖中磷峋的怪石给风景增添了灵性,加上雪山的倒影与雪山的组合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均衡的画面,流连忘返。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再往前走就开始与另一条河流并行,这就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我们的车辆一直行驶在帕隆藏布峡谷之中,大江两岸风景秀丽、壮观,不时能看到巨大的冰瀑从雪山顶端一泻而下,雪线之下松林密布,峡谷中的江水蔚蓝如宝石一般清脆和碧绿。

    帕隆藏布是一条大河,她在西藏的地位很高,不仅是雅隆藏布江最大的支流,还以其流量称冠于雅江的所有支流,帕隆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六天  波密桃花沟

今天是桃花之旅最重要的一天,是我们一路舟车劳顿而来的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波密桃花沟又是林芝桃花的精华所在,每年的桃花节这里都是重要会场之一。桃花沟绵延三十多公里,与帕隆藏布支流波堆藏布江并行。

桃花俗称“野桃”,属毛桃的一种桃花大体分为“果桃”和“花桃”两种,果桃有更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就更受到关注。花桃则不然,它们生长在荒野山岭间,从幼苗到茁壮并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呵护,而一旦盛开就异常灿烂和狂野。林芝的野桃花生长在高原之上,盛开时节有雪山和冰川陪伴,不畏严寒和风霜雪雨。在高原寒风的磨砺和雪山的滋养下,这里的野桃树树形高大,树干粗壮,花繁叶茂,几百年的老树比比皆是,有的寿命甚至可达千年。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天空中阴云密布,间或有小雨飘落。藏地的云雨和内地不同,云山雾影幻化丰富,尽管风雨飘摇,但天空中有明显的层次,时隐时现的山影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独自一人在桃花沟的角角落落漫游,看到道路右侧有一片非常清爽的草地,有几株桃花点缀其间,有雪山,有桃花,还有成片的草场和吃草的老牛。几位广东客已经先我一步到达这里,他们不断抱怨桃花沟的脏乱。一位藏族妇女走来,我乖巧地奉送上五元钱(这是规矩),而那些不断抱怨还不肯花钱的广东客被驱逐出去。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七天  波密~索松村

    今天的目的地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索松村,也是拍桃花的第二站。

    出发后,天空运量较大,山上流动着云和雾,蒸腾的水汽在山腰间徘徊,有一种恍如仙境的感觉。我们沿着帕隆藏布江行走,翡翠般碧绿的帕隆藏布江时宽时狭,时而奔腾咆哮,时而静静地流淌,感谢大江的一路陪伴!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中途经过了川藏线上的著名天险,通麦天险。通麦天险号称“通麦坟场”,十四公里的路段中一边是帕隆藏布江,另一边是万丈深渊,加上滑坡和泥石流频繁,尽管通车以来一直采取单向行驶的措施,仍事故不断,通车后共发生了数千起车毁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据说原来通过这里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通麦天险处修建了两座桥梁和一条隧道,一座叫做通麦特大桥,另一座大桥叫做迫龙沟大桥,尽管这两座桥看上去并不是很壮观,但它们使天堑变通途,将原来一天的路程缩短至二十多分钟。过了迫龙沟大桥,通麦天险就算是结束了。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上午十一点半左右到达帕隆藏布江与易贡河的交汇处,从此我们离开了陪伴了我们三天的帕隆藏布江,开始沿着易贡河逆行而上。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达到了鲁朗镇,昔日简陋的鲁朗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小镇已经变得非常的繁华和漂亮,新建成的各式旅游接待建筑代替了原来的藏式小屋,今非昔比!

下午两点半左右,我们抵达了色季拉山口,海拔超过了四千米,似乎是刚刚下过雪,群山被白雪所覆盖。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之后在车上小憩了一会儿,当醒来的时候,发现车辆已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这是通往林芝机场的路,意味着我们已经接近了今天的目的地。河谷宽广,视野开阔。与高速公路相伴而行的大河变成了尼洋河,宽阔的尼洋河谷成为一片色彩斑斓的湿地。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下午四点钟,见到了雅鲁藏布江,熟悉的雅江宽阔而又大气,蓝色的江水在宽谷中缓慢地流淌着,面对曾经多次谋面的大江,内心有点小激动。途径一个丹娘沙丘,据说这是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自然形成的天然奇观。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车辆行驶在岗派公路上,大约一点钟,抵达了林芝米林县的派镇,这里是通往索松村的必经之地,需要换乘景区内的旅游通勤车才能抵达索松村。抵达索松村后,在一个农家客栈楼顶找到了拍摄南迦巴瓦峰的最佳机位。南迦巴瓦躲藏在浓重的云层背后,云流动的速度很快,雪山不时露出一点身影。太阳落山的时候,主峰终于露了出来,金色的山体非常漂亮。日落以后,整个七座山峰都一览无余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最高峰,也是林芝地区的最高山峰,主峰海拔7782米。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苯教的圣地,被尊称为“西藏众山之父”。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因此有人称其为羞女峰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八天  索松村~林芝八一镇

六点半登上客栈三层楼顶,南迦巴瓦雪山被云雾遮档,而另一侧的多雄拉雪山裸露了出来,耐心等待太阳升起。

多雄拉雪山位于墨脱县境内,主峰海拔4500米,是徒步抵达墨脱的最后屏障。“拉”在藏语中是“高大”意思,尽管多雄拉雪山在藏地并不高大,但多雄拉雪山终年大雪封山,时有雪崩等自然灾难发生,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被云雾遮档,气候条件十分恶劣。

太阳升起的时候,多雄拉雪山逐渐被出升的阳光照亮。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早餐后我们租了辆SUV,司机格桑很健谈,带我们看了几个景点,但是光线不给力。途中格桑说,父亲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就教他开卡车,有次山路险峻格桑不敢开,他父亲给他灌了几口酒后逼着他继续开,就这样锻炼了小伙子高超的驾驶技术和胆识。后来格桑去云南当兵,成为了特种部队的一员,复员后回到县里当警察,现辞职回家做生意,经营着一家藏式客栈。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中午回到派镇午餐后,坐大峡谷园区内的通勤车游览,到了第一站后再准备搭乘通勤车的时候,排队上车的人很多。这个旅游项目有五个景点,我们要这样排队下去恐怕要几个小时。于是我们选择了一辆私家吉普车,一位藏族小伙儿带我们走完了所有景点。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第九天  林芝~拉萨

   八点出发开启了最后一天的行程,林芝到拉萨现在已经修建了高速公路,将原本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路程缩短到六个小时以内。尽管今天的路程四百多公里,但行车还是比较通畅。

       或许是上天的眷顾,浓重的乌云盘旋在天空,离开八一镇不久就开始下雪,鹅毛般大雪铺天盖地。前行不多时,雪渐渐地小了,继而云开雾散不断有阳光散落在尼洋河谷中。经过大雪清洗的尼洋河谷一派明媚,白雪铺陈在大地和山峦之上,光线极佳。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大约下午五点抵达拉萨,稍事休息步行到布达拉宫广场,又一次见到了布达拉宫,这座雄伟的高原建筑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标高,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穿过广场走到了布达拉宫的林廓,我从未完整地转过林廓。我们裹挟在藏民之中,沿着林廓顺时针走,这是当地藏传佛教徒的转经的方式。中途在布宫北部宗角禄康公园内徜徉了很久,湖上有很多绿头鸭、赤麻鸭、海鸥等。人们投食喂养这些精灵,布达拉宫之下这一派人与动物的互动,很是和谐!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行之一:路上的风景

     滇藏线桃花之旅结束了,还要在圣城拉萨小住几日,以便再次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