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2011-09-07 10:32:27)
标签:

杂谈

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在扎兰屯城外雅鲁河大桥上,我们看到了本次呼伦贝尔之行最美丽的落霞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上护林湿地光影变化,就是这道奇幻的光影令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地方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根河湿地,曲水流觞,只可惜匆匆而过没能领路她那四时变化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河大拐弯,水平有限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
幸好同行的刘东平老师拍下了这张接片,在此借用并致谢

 

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心间”。从小就听熟了这首歌,那时候就知道了呼伦贝尔是个很大很大的草原。

    实际上,呼伦贝尔草原不仅仅非常大,而且是世界上四大草原之一,而呼伦贝尔市也是世界上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印象和概念,我们一行十三人自驾车从北京出发,途经承德市、通辽、乌兰浩特、扎兰屯,最后跨越大兴安岭,进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一、草原风光

    大地上青草如毡,其间点缀着各色小花,接天连日地向大地极目所致的地方铺陈而去。一阵风吹过,草原上漾起了一圈圈涟漪,花草摇动着身姿似乎在向我们招手,轻轻的风佛面而过,令我们陶醉。我想,传说中的伊甸园就是这样吧。

    呼伦贝尔总面积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辖区内有八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这里有草原、林海、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因此呼伦贝尔草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

    呼伦贝尔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中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现在这里依然是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的家园。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二、额尔古纳市及根河湿地

 

    成吉思汗的马蹄踏在额尔古纳草原,在湿地上留下了印记,这就是根河湿地中马蹄岛的传说。

    白云在空中游荡,空气中混合着一种清新并且潮湿味道。大片的山谷平川令本来湍急的河水变得散漫和悠闲了起来。铺陈在草地上的河水晶莹而婉约,曲曲折折地散落在宽谷之中,给这片土地增添了灵性。远处水边星星点点的白桦树就像一个个静止的音符,无声地伫立在水岸边。风摇动着花草,荡起了一圈圈草色涟漪。

    根河流经额尔古纳市,并在这里与额尔古纳河、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交汇形成了地理学意义上的一块泛洪平原,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 

    根河发源于大兴安岭,经过呼伦贝尔草原的净化,并曲曲折折地流淌了三百多公里后汇入额尔古纳河。我们登上额尔古纳市郊的一片高地,这里已经被辟为“湿地公园”。在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整个根河湿地风光,还可一览额尔古纳市全貌。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三、上护林及上护林湿地

   

    上护林是坐落于省道201上的一个小村庄,是通往恩和、室韦的必经之地。上护林陌生而又遥远,即便是陌生,但你见到后就不会忘记;即便是遥远,我们此行居然往返三次经过这里。

    额尔古纳河静静地流过,或许这条见证了草原风雨的河水在慢慢地欣赏这片土地的精美,或许河水不想打破这里的宁静。她们悄悄地流过村庄,流过山谷,滋润着草场。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四、恩河俄罗斯民族乡

 

    清晨的浓雾渐渐散去,走出房间一阵清新飘逸而来。坐落于山谷之中的恩河乡沐浴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在淡淡的雾气笼罩下就像一位深沉的老人在沉思。

    街道上已经开始有牧民们走动,有的肩扛各种各样的农具,有的驾驶着拖拉机,即便这里已经成为了非常著名的旅游集结地,但牧民们的生活还是保持了原始形态,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栖。

    恩河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特点,透过环绕四周的草原牧场,我们看到了远处山坡上一片片白桦林。人们已经开始储存冬季用品,白桦林中有人在烧炭,白烟滚滚,给这片山林增添了迷幻的色彩。村中房屋多木质结构,那些经日晒雨淋的老旧房屋已经显得苍苍而陈旧,也有一些刚刚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新式木屋,风格独特,色彩鲜艳亮丽。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五、室韦镇

    

    室韦是中国一个古老部族的族名,历史悠久,后来这个部族并入蒙古族,被称为蒙古族发源种族之一。室韦镇坐落于中俄边境线上,额尔古纳河从镇边流过,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室韦一侧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俄罗斯赤塔州涅区。

    浓云密布,不时飘下一阵急雨。这样的天气令当地马倌倍感失意。正值旅游时节,也是马倌们生意最好的时候,但是这阵阵雨水令游客云散,生意受到很大影响。

    这里居住着很多俄罗斯后裔,被称为俄罗斯族。他们保留着俄国人的相貌特征,但一口非常标准的东北话给人异样的感觉。俄罗斯风情也是这里着力打造的旅游品牌,因此那些俄罗斯族人,成为了游客追逐的重点,不论是住宿、餐饮还是做马倌,人气儿都很旺。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六、临江村

 

    小雨连绵,道路泥泞颠簸,但是我们一路北行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同样是边境线上的小村庄,却如此令人神往。

    我们到达临江村已经夜幕降临,细雨蒙蒙下的小村落一片泥泞,辗转找到了预定的喀秋莎家庭旅馆。这个旅馆坐落在村庄的一条小巷深处,漂亮的女老板是中俄混血儿,父亲是山东知青,母亲是俄罗斯族人。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草原的夏天:呼伦贝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采花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