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科普哮喘怀孕妊娠 |
当哮喘遇到怀孕
张小姐今年30岁,将要面对怀孕生子这件女性一生中的大事。但她从小患有哮喘,特别担心孩子受到哮喘疾病本身及所用药物的影响,其实,正确认识哮喘和妊娠的关系、孕前积极控制病情,孕期合理用药,多数患有哮喘的准妈妈可以安全度过妊娠期。
哮喘和怀孕的关系
哮喘在人群发病率达18%,也就是说有将近10%的女性可能是哮喘患者,而哮喘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因此哮喘是妊娠期期较常见的疾病。控制不好以及哮喘急性发作可以造成喘憋、缺氧、呼吸系统感染等,对孕妇和胎儿均有明显的影响,而急性哮喘急性发作时所用药物也不同程度地对胎儿有影响。另外,由于母亲雌、孕激素水平升高造成的影响,哮喘在怀孕期也容易发作。
因此,哮喘和怀孕确实是相互影响的,怀孕可以加重哮喘,控制不好的哮喘又对孕妇和胎儿存在不良影响。每个计划怀孕的哮喘患者,在孕前都必须在哮喘控制到最佳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药物减至最低剂量、最少种类,并在怀孕前进行病情全面评估(包括肺功能、气道反应性、炎症状态等),在孕期严密监测病情、及时调整用药。
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最基础和重要的药物,同样也是妊娠期哮喘的首选和基础药物。
目前,在所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中,B 类药物仅有布地奈德,该药最为安全且应用普遍。因此,妊娠期哮喘首选布地奈德。其余吸入药物氟替卡松和丙酸倍氯米松FDA 将之归为 C 类药品,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以选用。
妊娠期哮喘患者使用中低剂量(低剂量:丙酸倍氯米松
200-500
μg/d,布地奈德200-400
μg/d,氟替卡松
100-250
μg/d;中剂量:丙酸倍氯米松
500-1000
μg/d,布地奈德
400-800
μg/d,氟替卡松
250-500μg/d)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但大剂量吸入激素应用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二、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
四、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此类药物包括孟鲁斯特和扎鲁斯特,为妊娠B类药物,对妊娠安全。此类药物通过竞争结合白三烯受体而对抗白三烯类物质引起的气道炎症和哮喘症状。同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也是作为吸入激素基础上的联合用药。另外对于不能耐受或坚决不愿吸入激素的患者也可以选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
通过以上不同种类药物组合、调整,大多数年轻的哮喘患者可以将症状完全控制,在症状完全控制并维持3个月之后,可以逐步降级治疗(一般每3-6个月降级一次),争取在良好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在孕前将药物减至最少种类、最低剂量,并在孕期定期复诊,严密监控病情,及时调整药物。
缓解喘憋症状及哮喘急性加重所用药物
在孕前或孕中,如果发生喘憋症状甚至哮喘急性加重,首先应积极治疗,避免哮喘急性加重、缺氧对胎儿造成影响,同时应注意合理选择用药,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和生殖毒性。此时则需要用到缓解症状、抗炎、控制感染等药物。
一、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
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支气管扩张作用,能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和喘憋症状,并且机体代谢快。尤其雾化或MDI吸入给药,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为首选给药方式。吸入沙丁胺醇起效快、支气管舒张作用强、安全性较好,是妊娠期哮喘首选缓解喘憋症状药物。另外,由于可以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改善子宫血流,沙丁胺醇片口服用于孕中期宫缩的保胎治疗。
沙丁胺醇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心慌、手抖,少数患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应注意剂量,另外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药物耐受,药效降低,因此主要用于短期缓解症状,不可长期规律应用。其余可以选用的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还有特布他林(B 类)等。
二、茶碱
常用茶碱类包括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此类药物属于妊娠 C 类药物,并可完全通过胎盘屏障。另外茶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而且孕妇本身茶碱代谢能力下降,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一般不作为妊娠哮喘患者长期控制病情药物,主要在哮喘急性加重时、多在吸入沙丁胺醇的基础上用于缓解喘憋症状,治疗期间必须监测血药浓度。在种类选择上,可以考虑选用安全性较好的二羟丙茶碱。
三、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舒张支气管作用较β2 受体激动剂弱,起效较慢,但作用时间较长,且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受,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较少。目前认为,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对妊娠期哮喘患者是安全的。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抗胆碱能药物主要为溴化异丙托品(B 类),通过吸入方式给药,可单用或与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联用。
四、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和泼尼松龙为
B 类药物,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丙酸倍氯米松为 C
类药物。首选药物为泼尼松。
五、控制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抗菌素)不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的常规药物,但哮喘急性加重时气道通气功能下降、气道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如同时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则需要应用抗菌素。
在常用抗菌素中,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红霉素)都是妊娠分类B类药物,可以应用,在需要应用的患者,应及时应用控制感染,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