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PA格式》第6版中译本出版:关于APA及APA格式(译者的话)

(2011-08-20 19:35:36)
标签:

教育

经过十个多月时间的努力,《APA格式》第6版的中文译稿终于可以交付出版社了。作为译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读者就《APA格式》第6版的中文翻译版做一些基本的说明。

首先说明一下APAAPA是美国心理协会英文名称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首字母缩写。APA不是一个学会,而是一家拥有54个分部(division)、154 000多名会员的协会。每个分部都是一个非常独立的组织机构,都有自己独立的章程和网站,其中很多分部自身就是学会,且名称中明确使用学会society一词。例如:第一分部就是普通心理学会Society for General Psychology),第二分部是心理教学学会Society for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y)等。学会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学术组织,它的会员通常都是学术工作者;而协会通常并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学术组织,而更像一个行业组织,因此它的会员既包括了行业内的学术工作者,也包括行业中的其他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协会可以下设学会,但学会下通常不可以设协会。

APA格式》并不是英文原版书书名的严格翻译,而是根据国际学术界对该书的习惯称谓APA Style翻译的。原书的题名是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严格翻译成中文应该是《美国心理协会出版发表手册》;如果按照实际内容,应该译作《美国心理协会论文写作发表手册》。《APA格式》原本是美国心理协会组织编写的一部关于如何写作和发表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主要适用范围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医疗护理、工商管理。

“APA格式通常有三种意思:一种是指《APA格式》一书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另一种是指《APA格式》中的文内引用和参考文献单的著录格式;第三种是指参考文献单严格按照APA格式著录,但文内引用只采用APA的作者年制,并不严格按照《APA格式》中的要求援引文献。第一种意义是严格意义上的“APA格式,仅仅适用于投往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各种刊物的稿件以及其他采用APA稿件格式的刊物。严格地讲,第二种意义上的“APA格式应该叫做“APA引文格式和文献单著录格式,适用于任何采用APA引文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出版物(例如,刊物、各种学术著作、文集、教材、参考书)和稿件,使用在更多门类的学科,包括上述的行为和社会科学各部门,自然科学中的某些部门,甚至人文艺术学科的某些部门。严格说来,第三种意义上的“APA格式已经不再是APA格式了,而是多种类APA格式中的一种。

目前,在国内流行着各种所谓的“APA格式,但实际上连第三种意义上的APA格式也够不上,而不过是作者年制的不同变体。的确,APA引文和参考文献单著录格式采用的是作者年制,但只是众多作者年制中的一种,并不是所有的作者年制都一定是APA格式。此外,目前国内还流行着《APA格式》第4版的引文格式和文献单著录格式以及第4版和第5版混杂的引文格式和文献单著录格式。出现第一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国内缺乏关于APA格式的系统介绍。一直到了2008年,由台湾同胞陈玉玲、王明杰翻译的《APA格式》第5版以《美国心理协会写作手册》的名称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作为万卷方法丛书的成员之一才在国内出版。出现第二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0年引进的英文版《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第10版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引进的英文版《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第5版中,介绍的都是《APA格式》第4版的参考文献单著录格式。至于混杂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文献的作者缺乏系统的APA格式知识。《APA格式》第4版有两个重大局限,对此,在下面关于《APA格式》的历史沿革介绍中予以简要讨论。

APA格式》的雏形是一篇仅仅7页长的短小期刊论文,发表于1929年。1944年,第二篇关于心理学论文稿件格式的论文发表了,这篇论文长达32页。1952年,1944年的那篇长文章被扩展成一篇长达61页的文章,以增刊的形式在同一期刊(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发表。这篇文章的名称沿用至今,并被视作《APA格式》的第1版。美国心理协会的编辑委员会(Council of Editors)曾于19571967两次对《APA格式》的第1版进行了修订。1974年,《APA格式》的第2版出版;1983年,《APA格式》的第3版出版;1994年,《APA格式》的第4版出版。第4版的重大局限是,由于对电脑普及速度估计不足,要求稿件中用正体加下划线的方式表示英文中的斜体,要求稿件参考文献单中的文献条目采用段首缩进的方式。随着电脑的高度普及和字处理软件的普遍使用,这种为了方便传统手动打字机使用者而制定的稿件参考文献格式,随着手动打字机的淘汰,一方面对广大的电脑使用者撰写稿件带来了很多不方便和多余劳动,另一方面对论文接受后的排版工作也带来很多多余的工作,此外还对APA格式的教学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因此,APA2001年推出了《APA格式》的第5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仅走进普通家庭,而且从很多方面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学术出版发表模式和信息呈献方式。为了使APA格式能更好地反应论文出版发表的实际,使格式在更多方面具有规范性(特别是对于学界的新鲜血液),同时也考虑到其他使用APA格式的专业或行业,APA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2009年推出了《APA格式》的第6版。

6版在很多方面都是第5版的完全重写。从宏观上讲,第6版把第5版本论中的18章和附录的内容重新整合,把附录中写作过程中的几个核查清单和关于法律文献的引用插入适当的章节,形成了新的18章;把第5版第9章“文献目录”(Bibliography)中的“《APA格式》历史”和“建议阅读文献”两节删除,并根据第6版的实际文献参引情况制作了“参考文献”,不编章节号;把第5版中很多繁琐的例子移到了网站上;并加强了学术伦理内容以及论文写作的原则性和规范性内容,从而使论文在内容的呈献上更加具体,使论文的写作更加标准化,更加容易操作。和第5版相比,第6版的内容呈献顺序和常规的论文写作过程更加一致。从微观上讲,尽管第6版有很多改变,但对于中国读者,改变最大的6个方面都涉及参考文献单和文中网址的呈献形式:(a)参考文献单中7个以上作者文献的著录,(b)著录内容增加了文献的DOI码,并对其断行做了明确的规定,(c)在出版地项严格要求写上美国各州和领地的邮政缩写,(d)在网址项不再著录提取时间内容,(e)对网址的断行做了新的明确的规定,(f)对网址在行文中的使用,就其断行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做了新的明确的规定。因此,对于国内那些使用带自动断行功能编辑软件的读者,在遇到网址和DOI码时,一定要人工手动断行,因为这类软件很可能并没有把网址和DOI码与一般的文本分别处理。

APA格式》第6版的内容主要由序论、18章本论以及附录组成。特别需要一提的是“附录”的内容。前面已经说过,在第6版中,已经把第5版中附录的内容整合进本论有关的章节。这就是说,第6版附录中的内容是全新的内容,由“学刊文章报告标准”(Journal Article Reporting StandardsJARS)、“整合分析报告标准”(Meta-Analysis Reporting StandardsMARS)、以及“参试在实验或准实验每个阶段的流程图”(Flow of Participants Through Each Stage of an Experiment or Quasi-Experiment),共计四张表格和一幅图组成。为了方便广大的中国读者,我们在附录中又增加了一张新的表格:“美国各州及领地的邮政缩写”,因为,根据第6版的文献单文献著录要求,对于出版地在美国的出版机构,出版地信息中一定要包括州或领地的邮政缩写。按照第6版的脉络,这个增加的表格似乎应该插在“附录7.1:法律材料的引用”之前。为了不改变原书的章节编号顺序,我们把这个新增加的附录和原书作为整书附录的三个表格放在一起,以供中文读者需要的时候参考。希望我们的这个做法不是画蛇添足。

对于译者,翻译《APA格式》第6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APA格式的机会。这是因为:一方面,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原著的阅读通常是最深入、最系统和最仔细的研读;另一方面,《APA格式》自身就是最好的APA格式范例。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作为译者发现了原书中的多处差错,例如多处省略号的使用错误(该用省略号时用了句号加省略号)、连字符的使用错误(移行时才用的连字符在不移行时用了,例如在图8.2中把accurate拼成了accu-rate,把purpose拼成了pur-pose等)以及内容的遗漏(在图8.2中的8.15款,原书漏掉了13个词和confidentiality一词的尾巴-ity!)等。关于这些明显的错误,我们在译文中都做了改正。改正的依据正是本书中所讲的规则和APA官方网站上关于APA格式的有关电子版文件。为了不妨碍读者正常阅读本书,并考虑到这类差错的易见性,我们对这类差错及其相应的更正并没有在译文中一一注出。对于一处内容方面的差错,我们以脚注的方式做了具体的可核验性的说明。

对于《APA格式》第6版中译版的读者,我想特别指出四点。第一点是,参考文献单单中文献题名的书写格式与正文中的大小写不一致;第二点是,期刊的卷号要用斜体,期号要用正体;第三点是,英文中的省略号是“空格.空格.空格.空格”,即3个点占7格的位置;最后(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点是,行文中的句号(和其他句末标点符号)之后空两格,文献单中的著录信息单元之间的句号之后空一格。

 

 

APA格式》第6版涉及论文写作和投稿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学术方面的和写作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学术伦理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很难有人能够同时精通这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尽管作为译者,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能力所限,书中的不足和错误一定不少,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次印刷时及时更正或修改。读者既可以直接通过电邮(zhongenxi@126.com)把意见和建议发给我,也可以通过重庆大学出版社把意见和建议转给我。在此,我谨代表本书的所有责任人,先向各位批评指正者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你们的帮助!谢谢你们对本书的关心!谢谢你们的批评和建议!

最后,我还想对那些希望通过学术写作规范(体例或格式)建设来消除中国大陆学术腐败现象的同仁说两句话:通过学术写作规范建设是不可能解决学术腐败问题的,最大使造假更难一些,因为从本质上讲,腐败永远是一个政治课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界的问题。APA格式仅仅是一套工具。和任何其他工具一样,它既可以被人用来做好事、做善事,也可以被人用来做坏事、做恶事。即使再完善,作为学术写作规范的APA格式,它所能解决的只能是善意学术工作者声誉的自我保护问题,对于那些蓄意造假的所谓的学术工作者和那些在不健康学术环境中为求生存而被动造假的学术工作者,掌握了规范之后,他们的假只会做得更像,更难让人识破。我衷心地希望,通过对APA格式的引进和汉化,能够为国内善意的社会科学同仁提供一套保护自我清誉的有效方法。愿社会科学事业在我们的国内更加繁荣,更加健康地发展!

 

 

 

 

席仲恩

20115月于重庆邮电大学紫竹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