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2015-11-21 06:55:06)
标签:

杂谈

第一讲 命题作文

考点图解


 技法透析

一、命题作文常见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字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我能》《北京的符号》《留给明》《过程与结果》。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粼今年花胜去年红》。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

    1.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四川乐山2006年全命题的题目是“我最爱这里的风景”。程度副词“最”在这里就是关键词语。必须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爱这里的风景”定位在柳,开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风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一柳树成阴,钻天杨挺拔。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风景却是被人们称做‘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像有的考场作文那样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就误为“我爱这里的风景”,偏离了题意。

    2.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行动的力量”(江苏淮安卷)要突出表现“行动”一词给我们的力量。再如《一个会变的人》,要扣住“会变”,或写不同时期的“变”,或写不同环境下的变,都算切题。

    3.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眉山卷)就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4.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人口十分重要。如福州泉州“和父母交朋友”这一题目,审题时必须明白:人物是“我”和“父母”,主题是“交朋友”,这就排除了“交朋友”的其他人物和生活琐事,文中的“朋友”具有特殊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切入口应定在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理解、包容、互尊互爱等情感因素上,在这个前提下,再确定文章的创新点。

    5.审题时把题中有些关键词的语法意义作一番自我诠释,体会清楚后,再用来指导构思立意。例如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考题“门其实开着”中的“其实”指什么?有什么语法意义?此时你应该迅速搜索库存信息,得出下列认识:“其实”一词在语境中能承接上文,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有修正、更正或补充的作用。明白了这些,你在构思时就会明确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容是什么,也即“其不实”的情节有哪些,然后才能够通过“其实”转折,由“其不实”过渡到“其实”,造成结构上的跌宕波澜。如果你丢掉了前面的审视诠释,那你就可能把“门其实开着”写成“门开着”或“门”。如有位考生设计的情节:“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家长、同学都支持——自己努力练习——夺得第一名——成功的门其实开着”。这位考生在进入成功之“门”前,有没有遭遇曲折?有没有犹豫动摇?有没有灰心丧气?这一切都没有写,这就写成了“门开着”。文章的整个过程没有触及“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在联系,结构上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其实”所包含的内在意义没有体现,显然偏离了题意。

    6.把有些关键词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考察,明确其适用环境和内在联系。例如“收获是享受,付出也是享受”,“成功者美丽,跌倒者也美丽”。这一题中的“景物”如写“荷花”、“菊花”就不对了,因为它们都有美的公认性,写不起眼的花草才符合题意。当然也可以写“虚”的景物,虚景也要具有特例性,创意性。

    7.在考场上,有些题目题意明确,我们能迅速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如:“孝敬父母二三事”(湖北省恩施卷)、“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省眉山卷)等。也有些题目题意比较隐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挖掘出命题者的用意,如:“门其实开着”(江苏省无锡卷)、“印象”(辽宁省大连卷)等;还有些考卷的命题者设计了导语或提示语,让你有所感悟,打开思路,在做这类作文的时候,要读懂提示语的含义,才能有感而发。对于不同的命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审题策略:,

    ①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粼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②另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叮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曰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

    ③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u,如《责任粼追求》《宽容涨合作淤友善》等,它们如果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经历过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你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题目就是你的议论的话题所在,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点的中心词,你选择古今中外几个有关“责任”(宽容……)的事例,证明一下“责任大于山”,“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对自己、家庭、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等论点。

   名题精讲

    【例l】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章。

    【文题解析】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道“熟”题、“老”题。因为“熟”,所以,“成文易”;但因为“老”,所以“出彩难”。所谓“成文易”,是指对于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能动笔作文,而且不会跑题、偏题。同时,中考作文能面向整体考生,保证大多数人有话可说,显然这样的设计是恰当的。所谓“出彩难”,说的是在能做、会做中出新、出彩有难度。如何把普通的内容、司空见惯的事情,写出精彩,展现亮点,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当然,作为选拔性的升学考试,文题有难度也是必需的。

    题目中的“我们”,不是指一个人,而是多人,我与老师、我与朋友、我与亲人等,但要出新、出彩,还可以考虑:我与动物、我与植物、我与环境、我与网络等。“心”,不可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形上,而是“心”的交往:思想、情感之间的交流,谈认识、诉情感、说体会、表感悟等,可以成为下笔的立足之点。“近了”,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要表现出“不近”(不理解、不认识、反感等)到近(理解、认识、好感)的变化过程。

    在这钢筋水泥充塞的世界,在物质生活日渐充盈的今天,人们更渴望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用真诚拉近心灵的距离,构建融洽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心相近呢?考生在写作时可以首先抓住“和谐”这一大的主题来立意。古人云,立意当高远,大的方向定了,构思起来,自然有规可循。至于怎么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最贴近自身生活的实际出发,选取曾经深深打动过自己心弦的材料,这样才容易叩动阅卷老师的心扉。

    【满分示例】  我们的心近了

    同样的蓝天白云,同样的花花世界,不一样的你我他。我们和他们都是上帝撒下的苗苗。他们落在了沙漠山地,而我们有幸落在了肥沃的田地。大家同样生长着、生长着……

    七岁,我们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早上睁开眼,面前是漂亮的衣服,营养的早餐:油条、鸡蛋和豆浆。我们背上花花  绿绿的小书包,坐上爸爸妈妈的车子,安安稳稳地来到学校,打开书包,打开书本,跟老师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七岁,他们睡在冷冷的被单里,早上睁开眼,面前是补丁的衣服,无味的早餐:糠米、开水和窝窝头。他们扛起重重的锄头和铲子,坐在爹娘的推车里,颠来颠去地来到田里,拿起锄头,跟爹娘喊:“嘿呦,嘿呦……”

    我们看见山里的照片,志愿到山里扶贫;他们看见城里的照片,发誓一定要走出去。

    十四岁,我们在校园里谈笑风生,青春朝气从我们身上散发。春天有郊游的欢乐,夏天有游泳的欢笑,秋天有风筝的漫天飞舞,冬天有圣诞的祝福安康。当然,我们不忘七岁的志愿,包起曾经喜爱的衣服,装好用过的书本,看救灾的车辆驶向远方,带着我们的祝愿,我们的希望。

    十四岁,他们在田地里挥洒汗水,热情与希望从他们的身影中透露,春天有青山绿水的清新,夏天有散步花丛的彩蝶,秋天有饱满金黄的庄稼,冬天有围着火炉的温馨幸福。当然,他们也不忘七岁的誓言,捧起捐来的书本,裹上捐来的毛毯,点燃蜡烛,在黑夜中苦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望着送粮远去的车辆,带着未来和希望驶向远方。

    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来到山区,带去了光明和财富,我们笑了,他们也笑了,我们大家的心近了;在不久的未来,他们来到城市,来的还有动力和惊喜,他们贡献自己的智慧,让城市更美丽,他们笑了,我们笑了,我们大家的心近了。

    我们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同样的蓝天白云,同样的心“扑通!扑通!”我们的心近了,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山里的孩子需要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点评】  这是一篇让我们阅卷老师感动的文章。一个初三的学生,在这紧张的中考考场上,面对“我们的心近了”这一题目竟然挥洒出立意如此高远,文笔如此老到的文章,确实难能可贵。

    立意高远。这是阅卷老师对本文的充分肯定。本文借“我们的心近了”这一题目,将乡村生活的“他们”与城市生活的“我们”进行对比,写出了同一蓝天下不同孩子的成长命运和美好愿望。文章高扬的主题就是关注乡村儿童、关注中国农村、关注希望工程。作为一名初中生,就能将写作的视角延伸到这么大的主题,立意确实不凡。

    写法巧妙。这是本文给阅卷老师的又一亮点。一篇文章处处运用对比,处处又在比较中渗透着作者的观点、作品的主题,对一个初中生确实不容易。但本文小作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七岁”这个年龄的“我们”与“他们”对比,展现的是同一蓝天下不同孩子不一样的生活境况。“十四岁”这个年龄的“我们”与“他们”对比,展现的既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画卷,也有彼此心灵沟通的美好愿望。“在不久的未来”展现的是“手牵手,心相近”这一让人感动的画面。文章在对比中展开,在对比中升华,文笔确实不同凡响。

    【同类拓展】题目:最好的奖赏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五星集训

中考培优

 1.(2014上海)作文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2014天津)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3.(2013连云港中考卷},考卷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上,大自然的阳’匕雨露带给了我们恩泽,师长的关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生活的波澜触发了我们的感慨,青春的火花点燃了我们的激情……这种力量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我们不断地汲取与发挥那成长的力量,一路前行,再也不会畏惧那路上的荆棘坎坷!请以“成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3)文中不得m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4.(2013重庆)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选自《读写舫·走笔》)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5.(2013邵阳)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6.(2014兰州)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的确,风景,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有艺术的也有文化的、历史的,只有与人相得益彰,才能融为一幅和谐的画。个性的生命会赋予风景以灵动。请以“有我的风景”为题作文。

7.(2014重庆)题目:笔

  要求: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请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否则扣分。

8.(2014河南)作文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9.(2014黄冈)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要求:(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2)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

  内容充实。(3)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4)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名校预录

10.( 2014济宁)兴趣是良师益友。她牵引着你走进趣味盎然的生活,她指引着你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妙的世界,她引领着你去采摘甜蜜的成功果实。有了兴趣的牵引,生活就会更加愉悦、幸福。请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

11.(2014枣庄)题目: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要求: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请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否则扣分。

12.(2013昆明)题目:原来春天一直都在我身边。

13.(2014扬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有悠然,有豁达,有淡泊……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琴茗书画,吟咏歌舞,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火……皆为“风光”。生活体悟,万千种种。请以“闲对风光独自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14.(2014温州)作文题目:走,到另一个地方去

15.(2014徐州)题目:阅读,曾让我感动

  要求:(1)以“阅读,曾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