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答题格式及题型例举
(2012-11-21 15:44: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阅读指南针 |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格式
一、【中考考点】:说明文的类型
1、【知识要点】: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划分:
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具体事物的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
2、【常见题型】:
①、请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本文的说明文类型是什么?
二、【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知识要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的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远到近等等,也可反过来。
(3)逻辑顺序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如: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2、【常见题型】: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②、选文的A段和B段能够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
三、【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结构
1、【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2、【常见题型】:①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
【答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四、【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知识要点】:①、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②、不常用的有: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用说明。
【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
【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
【作比较】将(
【打比方】将(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画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②、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分别回答。
【答题技巧】:由题中的“哪些”可以看出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应该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体可以结合题的分值进行初步的判断;“分别”是要求针对每一种说明方法都要进行分析作用。
③、选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由题中的“主要”我们可以看出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应该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但要判断其最主要的一种加以分析。
五、【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知识要点】
①、说明文最基本的语言特点为:准确。
②、在准确的基础上A: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B:简明平实(运用科学术语、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
2、【常见题型】:①、选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题型分析】:本题应该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这一基本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真实准确(或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
②、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格式】:(1)不可以。 (2)解释原词在文中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③、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题型分析】:这一类题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往往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答题格式】:(1)首先表态,删还是不删(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删去)。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加点的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④、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其作用。
【题型分析】:此类题应该从文中找出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进行分析即可。
【答题格式】:(1)在文中找出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修饰性的词语;“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的词语,“多”“有余”等表数量的词语。
(2)分析这些词语在文中含义,如果没有这些词语文章内容会有哪些变化,进而总结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⑤、文中加点的词语“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题型分析】:如果这些加点的词语位于这句话的句首,一般指代的内容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六、【中考考点】:说明文题目的作用
【答题格式】:①、交待说明文的说明对象;②、提示说明对象的(
③、题目生动、形象、新颖
七、【中考考点】:说明文开头语段的作用
【答题格式】:①、引出(或交待)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XX特点);
②、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是故事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八、【中考考点】:怎样概括说明的内容
【答题方法】:①、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相同意思的语段可以合并。(应该注意每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出现的位置在语段的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②、用以下的术语概括:本文说明了(或是介绍了)XX的结构、特点、功能、前景、影响、作用、用途、成因、使用方法、类型、危害、优点等。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九、【中考考点】:说明文中设问的作用
【答题格式】:①、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③、设置悬念。
十、【中考考点】:如何答好开放性试题?
【题型分析】: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答题方法】: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
2、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十一【中考考点】:说明文阅读选择题
【题型分析】: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答题方法】:①、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②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③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中考说明文题型例举:
兰花的智慧(杭州市)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①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①
②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②
16.根据第2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4分)
种子轻巧,能随风飘荡到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可以防止水分渗透的细胞,因此可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传播到更远的地方。(4分,各2分。)
17.“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4段至第7段文意,分点简要回答。(6分)
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避开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引诱昆虫来无偿为自己传播花粉;能自我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自觉地适应自然环境;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生存的条件。(2分。写出一点即可)
怪风揭秘
11.阅读文章(3)—(5)段,请用短语完成填空。(3分)
作者都是从怪风名称、
12.根据文中第(3)段内容,给“焚风”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2分)
焚风是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热而干燥的风。
1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①“有些”是指“有一部分”的意思,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怪风都可以为人类造福,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②“轻而易举”形容做事很容易,在文中是指龙卷风把11万吨重的储油罐抛到120米以外很容易,突出了龙卷风威力之大.体现了语言的生动形象。
14.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揭开了一个个自然之谜。回顾你学过的课文,并结合上文说说科学家们的“揭秘”有何意义。(3分)
①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②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大自然对人类的危害;③从大自然的规律中获得启示或警醒;④认识自然,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⑤激发后人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言之成理也可)
DNA计算机(金华市)刘颂豪
等
14.文章主要介绍了DNA计算机的哪三方面内容?(3分)
文章介绍了DNA计算机的生物特性、优点和发展。
15.如果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2分)
像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向大脑植入以DNA为基础的人造智能芯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像现在接种疫苗一样简单。
去掉“也许”,“向大脑植入以DNA为基础的人造智能芯片,像现在接种疫苗一样简单”就成为肯定,这与原文表“推测”不相符合。
16.根据文章第③段内容,从运算角度,写出下图所表达的意思。(3分)
DNA计算机比起普通计算机有着惊人的运算速度。十几个小时的DNA计算,相当于所有电脑问世以来的总运算量。
材料一: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生物芯片)技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而产生。
材料二:基因芯片正以其可同时、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数以千计基因组信息的本领而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基因芯片技术已经或即将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人类基因研究和未来医学临床诊断以及进行司法鉴定、疾病检测、药物筛选等。
材料三:基因芯片技术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技术成本昂贵,检测灵敏度较低,分析范围较窄等。
第一点:DNA计算机或基因芯片技术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点:DNA计算机或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是迅猛的,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绿色”浅层地温能(宁波市)
11.从文章内容看,“浅层地温能”有哪几方面的优点?请简要列举。(3分)
①资源量丰富 ②可就近利用,成本低 ③清洁无污染 ④可循环利用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D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13.文中第④段介绍“热泵”时为什么要从“水泵”说起?(2分)
以人们熟悉的事物通俗易懂地说明“热泵”的工作原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3分)
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问题: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①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的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②使用“热泵”传递浅层地温能,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
③通过管道中的水传递热能,储存热量(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衢州市
11、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功能?请简要概括。(4分)
12、联系上下文,请简要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
答案示例一:“极少数”是说明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很少,“几乎”说明含添加剂的食品很多,它们准确说明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使用广泛(或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3、作者在第③段中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分析它们的作用。(2分)
第③段中数字是为了准确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14、阅读链接材料,请你根据本文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判定这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案示例:该食品不能安全食用。理由1:该食品添加剂中的硫氰酸钠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理由2:山梨酸钾的添加量超出0.5%的规定标准。
11.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
12.“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3分,意思对即给分)
1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给人带来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3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用1分)
1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4分)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等。
(4分,答对1点给1分,符合题意即给分)
海洋垃圾(舟山市)
【相关链接】
材料一
材料二
11.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分)
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准确地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1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限60字以内)(4分)建长堤,分单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倾倒并密封垃圾;(定期检测);反复地铺沙种草掩埋垃圾;栽种植物。
参考示例:(1)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2)海洋面临着人类生活垃圾危险;(3)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