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再“找不着”的上涨下跌,对于喜欢刨根究底的舆论来说也得找着原因,更何况是动辄4%的暴涨?要知道在股指期货出现以后,实现3%以上的日涨幅已经是非常稀有的现象了。找来找去,评论者把原因依然归在了千亿养老金即将冲刺入市的讯息上,有趣的是,大凡认为养老金是昨日大涨主因的,一般都会再历数养老金入市的几大“不靠谱”,进而证明目前的反弹无法延续,仿佛养老金天生就是“为了养老而剥削”一样。我们不妨来看看可以点名的几大利好疑点:第一,养老金的入市并非为了托市,不会迅速完成建仓,而且最终交给基金打理还是会“所托非人”;第二,股票投资只是养老金投资的组合之一,真正涌入二级市场的养老金可能只有千亿资金的30%不到;第三,以中国股市的特点来看,养老金要想获得愈绝对愈安全的收益,就希望股市跌得愈多时入场,即上述笔者说的“剥削”片语。
三点看起来都很有道理,并且养老金的利好作用也愈来愈削弱,总结一句话就是:只有发现这类“问题”的评论者才是“先知先觉”的神人,而昨天市场先生的表现无视养老金入市利好背后的种种问题,显然是“错了”,其他人都是傻子,市场正经历的是一场“博傻行情”,这样的说法究竟正确吗?就中心思想而言,这类看法的核心观点是“我是对的,市场是错的”,这显然违背客观遵从“市场先生”选择的一贯理念。并且苦口婆心的涨后告诉我们“三大疑点”,仿佛这些观点真的只有“少数人”知道似的,可往往“心中有佛之人”看到的才全是佛,自己喜欢博傻,才把其他人都当做傻子。别的不说,养老金不是为了托市,这一点戴相龙理事长有没有强调过?养老金交由社保基金管理,社保基金又会让公募基金打点,这符不符合管理流程,是不是一件“很难发现”的事情?至于其他两个疑点,在口水利好逐渐失去效用的情况下,即使戴理事长不提,难道市场就真的会完全对“利好”领情?不要忘记了,倘若千亿养老金入市当真是什么天大的利好,那么市场的博弈观念可能早就变成了“借确定利好出货”的状态(参看存准率在紧缩后首次下调时的走势),而昨天的分时图走势既没有出现大幅的高开高走,也不是开盘后就急冲,而是在有所下探,确认空方的确“衰竭”之后,由中国远洋打响了强周期股的第一枪,为什么一个半途出现的走势,非得要和近期持续炒作沸沸扬扬的养老金完全扯上关系呢?
此时不去考虑超跌的硬道理,不去考虑空头“猝不及防”以及资源股行情持续的硬道理,非要拿一个简单的养老金入市说事以达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感觉,只会是自欺欺人(对于某些还在为*ST金果打软性广告的吹牛皮值功曹者来说这种无谓的呻吟是常有的事情,只怕是不值得一提)。如果真的尊重市场的表现,我们应该知道,昨天在“年味十足”的阶段出现放量,出现有色股几乎接近全体涨停的局面以及4%以上的涨幅,绝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这可能代表着资金的一种新信心,决心的体现,也可能与实体经济的好现象挂钩(具体的原因和比对我们将在收评中做出分析),因此接下来我们不应该武断的判断“市场到底是傻了还是疯了”,而应该客观理性的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具体说还是昨天笔者提出的两大考验:量价配合和二八配合的问题,走得好就还是有跨年度行情,走得不好那就是双头出货,多头努力仍然会付之东流,但筹码又形成了新一轮的转换。
从盘前讯息来看,兔尾的境内境外因素依然偏暖。周二美国股市收高,但涨幅较盘中最高点已经收窄。西班牙成功标售国债之后借贷成本下降,稍微缓解了市场对于该国控制债务状况能力的担心情绪。不管怎样,全球股市从12月以来进入的这一轮新“强势轨道”(注意今天是第一次提到这个词,以后我们对外围的研判也会看强势轨道有没有被打破)仍在继续。中国证券报发表文章,结合近期监管部门政策动向,提出推动未来增量资金入市六大类: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现有机构投资者增加资本市场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积极推动明确私募基金的管理体制,引导私募基金阳光化、规范化发展;鼓励慈善基金、文化基金、教育基金等投资风险较低的证券品种;适当加快引入QFII步伐,增加投资额度,逐步扩大RQFII试点范围和投资额度;鼓励产业资本和大股东增持。为由源头活水来,中国股市除了是政策市之外,也是资金市,近期是流动性相对较为宽裕的时期。虽然笔者仍有钱紧的担忧(也是收评继续说明),但小年过后实际上中国人已经进入了“纯正的过年期”,今天早间A股依然能有5xx/接近400亿的成交金额,显然是相当的不容易。至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发债700亿元的讯息,这是典型的债权融资,对A股本身流动性没什么影响(君不见成交金额依然很大?),同时,招行表示200亿的融资将全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中信行的500亿募款额则是300亿元为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另外200亿元为次级债券,用于补充附属资本。这对挽救小微企业的资金困局难道没有帮助?说这种讯息是利空大于利多者,大概就是和认为尚主席直指银行融资潮((A+H)这种资产扩张倒逼资本补充的现象不可持续)也都是利空一样的判断,是用臀部思考得出的产物吧,反正怎样的讯息对银行股都是利空,可它们却依然是市场最强的板块之一。
所以,如果把今天银行股的下跌归结为债权融资,那就有点小题大作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说这是在连续强势后的一种“主动调整”或者补跌呢?在4%的阳线过后,分化是必然的,今天重回下跌或者补跌的品种也多了起来。譬如“被减持”的三花股份引领部分前期抗跌小盘股继续筹码崩溃,而光环再度“褪去”(这次可能露出了炸弹)的中恒集团则带领着本来昨天就像是在构筑下跌中继的医药股持续补跌,如果您昨天参与的是这样的“超跌反弹机会”,那接下来可能后悔都来不及了。微观统计可以发现,早盘上涨3%以上的个股还有113家,大部分集中在资源,建材,券商等强周期板块,而下跌3%以上的则更是达到128家,酒药等弱周期板块则占据多数,这么一说您是否再度感觉到了目前资金的“隐藏流向”?在结构性分化仍然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沪指尽管早盘借助惯性冲破了2300点这个“重要阻力线”,但这种突破也只能算是试探性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反复波折,甚至“一波三折”,在临近大型节日种种不确定因素降临的情况下,依然不可缺少。即使我们现在明确了“行情再度转强,可以持股过节”,也并不是闭着眼睛持什么股都可以,看清楚目前资金的流向和追捧,看看强势股的特征是否值得自己去操作,找到适合自己的仓位和持仓品种才是最重要的。短期来看,要想在震荡过后确立2300点的“占领”和冲击60日均线的优势,节前量峰在人气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还能冲到多少,是最为关键的。
老财经博客一分为二改版啦!更细致的分类,更贴心的资讯服务!
新股票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新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新浪微号已正式对外开放!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分享更多精彩!
我的新浪围脖:http://weibo.com/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年饭行情哪道菜将最丰盛?(0118),绿色恐怖是否完全来临(0117),重大题材点缀下周清淡盘面(0116),跌到此点附近将迎来新机会(0113),回调正处于什么阶段?(0112),看到这种个股特征就=暴利(01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