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图锐
图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76
  • 关注人气:14,9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和调整无碍整体上升格局

(2010-12-14 15:01:15)
标签:

图锐

悬崖勒马

连锁巨阳

通胀

美中不足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如果说上周四的阴线将市场带到了悬崖边上,那么上周五多方“惊心动魄”的表演和周一在靴子落地后昂首阔步的上升就算是及时的“悬崖勒马”行动了。这样的由守转攻虽然比笔者预计的要来的慢一些,要来的曲折一些(恰好印证了一波三折这四个字),但至少证明了影响市场无法信心做多的痼疾就来自于对调控不确定性的恐惧。虽然未来还有可能有数次或者更多的靴子“将要落地”,但研究市场讲究的是阶段性,在目前这一阶段,靴子未落地则市场恐慌,靴子已落地则市场放心的特征是绝对被证实了的。此时借助这样的政策“推力”实现久未成行的突破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昨天也说过,这非常类似于今年国庆节前的突破行情,那时候也是靠利空的反向推动实现久违的阳线进而出现爆发补涨。

    但比起那时候的连锁巨阳,目前的“补涨”从气势上还是要弱了很多,这之间的理由也非常好想:彼时是通胀刚起苗头,地产的调控一旦落地接下来将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而通胀的良性一面——利于上游企业复苏正在显现,并且沪深股指都在之前的狭窄区间里压抑震荡了许久,之后爆发的能量显然是惊人的。现在的上涨即使是补涨,也只是补“外围平盘而我们跌太多”的差距而已,而并非那时候的外围已经大涨,而我们原地踏步。再加上目前通胀的恶性一面——刺激泡沫,不利于经济转型,甚至还有爆发风险的可能性——开始显现,因此政策上的“治理”是强硬的,所以沪深股指在已经出现大阳站上均线之后,需要调整休息,但这种调整休息应该是,也必须是无碍整体强势大趋势的。这也是笔者昨天强调过的“上升趋势能够持续”内在的一种体现,当然这种体现肯定不是之前的“连锁巨阳”。

    那么再来看今天的走势,应该说是“一切正常”,在早盘临近收市和尾盘临近收市时各有一次“跳水”,这样的跳水值得恐慌吗?笔者认为大可不必,首先,这样的跳水到底实现了多少跌幅?沪指今天的振幅总共才0.72%,深成指也不到1%,如此小的跌幅就算从最高点蹦到了最低点也完全不必惊慌。其次,有向下“略微跌幅大一点”的跳水,也就有相对应涨幅稍微大一点的上冲,早盘和午盘的上冲幅度其实都比下跌幅度要大,中小板指数更是不断波浪式上行,如此走势怎么能够说是完全的“跳水”呢?在笔者看来,今天不管收阳也好,收阴也罢,其实体都是很小的(中小板的中阳另当别论,那是资金面偏好的体现,在下一段会继续说明),大阳小阴已经可以证明,在周边和消息面一切平稳的情况下,市场仍然处于相对的强势状态,而正常温和的调整是无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的。

    简单的说,股指其实仍有上冲的动力,但两点美中不足制约了多方的进一步进攻,第一是热点仍不够清晰(昨天提到的保障房基建概念今天算是全部有动静,水泥股表现非常抢眼,文化传媒类也足够强势),第二是量能在周一放大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增长,无法补量说明新晋资金不够连续,做多动力自然无法承托其下一步的攻击任务:昨天也提到过了,是上证指数的30日均线压力(迫在眉睫),今天可以新加上一个:深成指13000点整数关口的阻力。很明显,如果消息面还是不温不火的话,多方并不忙于进攻,毕竟年线已经拿下,大盘再现“牛”样(占据牛熊分界线的道理就在于此),而可以专心在中小盘个股中寻找金矿(这也是上一段提到,中小板连续涨幅可观的原因,因为这一些个股既符合经济会议精神,也相对便于资金操作,它们的风险释放期暂时已过)。假设前两个不足(热点,量能)继续持续的话,股指有望在30日均线处保持震荡,但这样的走势仍可以归纳为“趋势上涨”阶段,一方面震荡上涨是可期的,二方面中小板指数已经呈现明显的上升行情,同时在此期间我们仍不用放弃之前已经有过的乐观做多理念,继续把握强势板块和个股跟随多方的“主战场”进行操作,仍能够获得可观的受益。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留意两类股的绝佳机会(1208),谁先发力谁就握有主动权(1207),震荡中只有它们才能持续突围(1203),现在就该布局跨年行情(1202),它们的一举一动直联大盘(12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