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化时谁能抵抗回调压力

(2010-05-25 11:49:56)
标签:

图锐

西班牙

房产税

超涨

有色金属

财经

分类: 就市论市

    在政策相对平稳之时,沪深股指终于迎来了可靠的反击力量显现之时,但是股指在连续两天大涨(周五的低开高走,实际幅度不逊色于周一)后也面临着连股市新手都看的懂的问题——短线超涨了。也许日线波动指标看起来还没有到达临界点,但观察更短周期的KDJ指标,可以发现它们的J值均已经接近顶部甚至发生顶背离,而个股中产生这种现象的更是比比皆是。所以这一次的大涨之后,周二的走势应该说是较好判断的——大盘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而个股必定出现分化,问题就在于怎样分化,会不会一分化就分化成了“回跌”,这是我们所担心的。

    宏观面上也确实有值得我们担心的地方,譬如外围股指在探底未完的情况下又出现下跌:美股这一次是颠倒了过来,周五尾盘突袭上涨1%多,周一尾盘又突袭下跌1%多,据说主要原因是因为西班牙央行上周六接管了地区性储蓄银行Cajasur,让人们对欧洲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再次产生担忧。虽然这看起来又是在“找原因”,但西班牙的经济规模的确要比希腊大得多,正如OakBrook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Peter Jankovskis所说的那样:“希腊出现问题实际上并不重要,但如果西班牙出事,那就是大问题了。”这个时候希腊已经被人抛在脑后,而西班牙变成了重点。受此影响,美股期货今天继续下跌,而亚太股指在双重压力下更是大幅下跌,A股显然不可能独善其身。

    相对而言,沪深股指今天的表现还算是强劲的。以上证综指而言,低开震荡股指能够受到的第一支撑就是10日均线,而早盘这道均线居然也起到了支持作用。说“居然”是因为沪深股指一贯的弱势让我们对上涨的突破性颇有怀疑,今天能够下跌而不演变成大幅回跌,说明股指的确短期之内买入欲望总体占据上风,只是今天带有回吐压力罢了。个股方面,昨天表现比较出色的金融地产股今天几乎全线尽墨,除去广发证券作为领涨龙头稍强之外,大量的金融地产股都处在跌幅前列,与西班牙合作密切的中信银行更是银行股中的跌幅之首。为何银行地产股突然由涨转跌?是因为黄汉权的“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被澄清“不代表官方观点”吗?不完全是,在昨天中午的博文中笔者就已经说过贾康对此进行澄清的消息了,虽然这条新闻在后续做过改动,但相信滞后的信息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更加根本的原因,一是因为周小川行长表示“制定货币政策优先考虑国内因素”,使得调控紧缩的预期没有得到松动,二是因为板块本身蓄积了回调力量,金融股对周边市场又比较敏感。

    那么,在分化过程中谁来承担抵抗这块回调压力的重任呢?如果所有板块都一齐回调,那就直接演变成中跌了。早盘另一个强于预期的特点是,热点还不算散乱,本来笔者以为在昨天普涨以后今天应该难以再产生集中拉升的力量,但现在看起来个股活跃度还是比较高的,涨幅超过3%的个股超过了100只就是最好的证明。尤其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重心处于下移状态的时候,有色金属期货昨夜的上涨给了部分资源股动力,今天这个板块的涨幅是较大的。此外,部分科技和医药股也涨幅居前,这也算是二股休憩时八股的正常轮动,它们走到台前来对中小板的影响是正面的——中小板指数今天的K线就更像是上涨后的中继。

    展望下午,由于亚太股指跌幅继续扩大,连累沪深市场午盘前出现了一波跳水,因此即使目前走势强于大盘,但回吐压力是否会变成全线回调压力,我们仍必须时刻关注。若早盘的强势板块有色,科技和医药股不能够抵挡住银行地产杀跌的动能,那么下午的回调风险其实不可小视。笔者认为在整体气氛趋于悲观的情况下,10日均线恐难以抵挡做空力量,继续回调考验昨天大涨时留下的缺口将很有可能。短线客在依照昨天博文减仓之后建议继续谨慎观望不盲目出手,而中线右侧交易者则应该密切关注这样的下跌会不会直接演化成二次探底的前奏。

友情链接:北京第一家私立儿童美术馆《彩翼儿童美术馆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全面反击后这些个股还有得涨(0525),一题材崛起要两面对待(0524),谁来担当打破魔咒重任(0521),最具活力的反弹板块(0520),超跌反弹主抓三个方向(0519),超熊市道最好的避险法则(0518),一类个股至今长牛格局未变(0517),它们的反弹熊熊烈火已很明显(05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