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超跌这个词原本属于A股,但自从全球股指都不太对劲之后,超跌反弹就成为了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梦想了。我想除了部分用心险恶或者丝毫不懂得波动周期道理的人士之外,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在接连下跌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反弹。但如何去反弹?各国也有各国的办法,虽然美股的“离奇下跌”属于状况外的事件,但交易软件还是忠实地把它记录了下来,这样的“单针探底”显然是不够牢靠的,因此三大股指还是在随后用几个交易日下跌到了当初最恐慌的位置,用双针+尾盘突袭的方式来实现短线的见底。欧洲股指与美股节奏因为时区的不同而显然有差距,双针乃至三针的居多,真正反弹的却在少数。而亚洲股指则更加百花齐放了:澳洲股市受到大宗商品的影响较深,因此跌到上周五才单针探底,今天才开始反弹;日经指数继续下跌;而A股则在上周低开高走后继续跳涨。
为什么A股突然独立于周边股指,走得超强?这与政策松动预期有关。虽然A股竭力想摆脱政策引导走向市场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政策调控与股指期货两者形成化学反应将指数连连逼退之后,市场又被政策预期所钳制,变成了看“上头”吃饭的时代。央行的含糊不清让经济前景突然变得不明晰起来,而要想在这个时候谈论有多么乐观的买入力量,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在上周短线跌透后,看到的是空方已经强弩之末再无法穿鲁缟,但买入欲望即使强于卖出欲望,也没能形成统一的趋势,总是各自为战谈不上联合,更没有相对长久一些的持股打算。好就好在,随着房产税的传闻被澄清以及三套房贷并未全盘受限消息的出炉,做多的资金得到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本来市场就已经形成了断断续续的反抗力量,被今天的这几句话一激发就集体出击了。熟悉中国“政策市”的老股民对今天的长阳线,应该不会感到意外。
对比一下两市目前的走势,虽然因为地产股的影响而略显不同,但都与历史上的某种“底部走势”形成了巧合的相似。先拿沪指来说,把5月17日的大跌看做是最后一跌,把5月18日看做是见底反弹,把随后三天的震荡看成是多方试探性的进攻夯实筹码(低开是因为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暂且抹去),随后5月24日大反弹欲吞噬上方缺口,这就和去年8月31日迅速下跌后见底的K线格局非常相像,只不过本次震荡的幅度不及上次,中间的震荡因为外围拖累变成了三天而已,但算上上周五个股已经开始先行大幅反攻,大量非权重股的涨幅已经不会被去年的9月3日时来得低了。再看深成指,5月21日的大跌未破前低点,形成二次探底测试阳,光头阳线证明多方背水一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随后跳空高开收出腾跃式阳线,将下方的9600-10200区域留成“孤岛”,这种半岛型反转迹象在什么时候出现过呢?正是2008年11月10日的那根标志性阳线,要知道,那可不是简单的小底或者中底,而是年线级别的大底——回顾当时,深成指刚刚创出和1664点同步的5577点新低,把10月27日看做是最后一跌,10月28日开始筑造平台,11月7日同样是周五,低开未破前低点,11月10日则展开跳空反击以缺口对应10月27日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这次的反弹真的就是要铸大底了,真的要用行情来迎接农行IPO了,可现在我们能够如此乐观吗?
笔者认为还不能,因为就深成指一个指数走出类似平台筑底形态,就推定这里的量度涨幅将会“很大”,不是一种严谨的作风,更何况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种走势就一定是“大底”,我们只能判定短期内不会再见到2500点/10000点以下罢了。与去年9月3日以及2008年11月10日的阳线相比,今天的反弹不仅差在“反弹力度”不足(看起来3%很了不起,可是曾经的阳线可是4%以上,甚至6%以上),而且差在“不连续”。何谓不连续?我们把上午的行情和下午分割开来,就可以看到,午盘收市的时候大盘的涨幅就已经很强劲,而下午则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量能也开始明显同步缩小。这就意味着今天的阳线实际上是半场好戏——上午时因为几句话的刺激,各路诸侯纷纷涌入搏一个短线的反弹,到了下午呢?人们就开始觉得“这个涨幅有点过大了”,“短线该减仓应付明天调整了”,于是续涨动力突然殆尽,尽管指数能够维持住强势不会让上午的涨幅被消耗掉,但多方的力量也仅仅停留在“维持”而已。看上证指数或许我们感觉重心还是向上的,但如果看看深证成指,这种现象就非常明显了。
由此可见,反弹的大军在一开始的目的就没有想过要搏什么中线的升势,它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冲着超跌和消息面来的,今天上涨最强劲的个股,往往就是前期的超跌股,而前期强势的莱宝高科今天却被明显出货,这也是笔者一直强调中线无法看多的原因之一。从下午的行情可以看出,对沪指而言完全收复5月17日的缺口已经做到,冲破10日均线也没有难度,但2700点和20日均线就构成了重要压力,此处显然没办法一下子占领;而对深成指而言,突破20日均线和岛型反转形态让我们对二线蓝筹略微乐观一些,但请注意,5月6日的阴线被完全收复才是技术上中线转势的必要条件之一,观察浦发银行等非纯粹大象股蓝筹的走势可以看出,这批先行筑底的个股总体上走势稳健,但无论如何反弹也难以收复5月6日的那根大阴线,这是目前行情反弹的重大隐患之一。
虽然笔者没有无趣到今天再来个《再度暴涨后短线已经涨透》作为标题党的想法,但不得不提醒的是,在短线跳涨过后,指数至少要花费两天的时间来修复短周期的超买指标,哪怕是2008年11月10日的重要阳线后依然如此。接下来暂且不提“涨透”,多方也将面临强力回吐的风险,因此短线策略应该是停止一切买入计划,并且将涨幅过高者在随后的震荡中进行减仓(包括中线试探介入者,相信已经获利了),中线右侧交易者此时可以将心态稍微调至乐观一些(因为看到了政策的温暖一面),但仍需等待二次探底跌幅减缓时的介入机会。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全面反击后这些个股还有得涨(0525),一题材崛起要两面对待(0524),谁来担当打破魔咒重任(0521),最具活力的反弹板块(0520),超跌反弹主抓三个方向(0519),超熊市道最好的避险法则(0518),一类个股至今长牛格局未变(0517),它们的反弹熊熊烈火已很明显(05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