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月底大盘坚强攀升至半年线附近以来,笔者给大盘的定义是“新开始”,也就是说前面的单边弱势或者“找底”之势将被扭转,取而代之将是多方蓄势待发进攻上方更高处均线的状态,从战略防守向战略进攻的转变,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蓄势”二字的艰难性,在此处指数要想向上攻击,准备(包括资金的信心,板块的轮动等)都相当不足,想要向更高点进发必须做好来回震荡甚至“磨人”的心理准备,要给予大盘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缓冲预期。
如果上午的盘整继续延续下去,那么本周的走势整体上就很明朗了:四星连珠表明大盘上有阻力,下有支撑,但最终多空都能在分歧中达成“短暂的统一”,温和的震荡预示主流资金还不想马上选择方向,而将悬念留至下周。这也是笔者中午时所预期的,但下午的走势却属于“小概率”事件了:平静的走势在屡次上攻无力之后被打破,市场选择了在熊市中经常出现的“久盘必跌”型格局,并且是量峰式的“崩跌”,四浪下跌过程中多方基本没有什么抵抗;而尾盘收市的结果也非常微妙:沪指恰好收在笔者所说的支撑位30日均线附近,仅微微跌破1点,而代表中小盘股表现的中小板指也恰好收在了60日均线附近。
伴随着放量下跌的总有各种利空“传闻”出现,比如下午笔者就接到了不少要加息的讯息,每个版本的具体数据还不太一样,算起来起码也有5,6个了。那究竟是不是“消息引发的下跌”呢?笔者看来这简直可以用“无稽之谈”来形容,前面才说了“定心丸”,怎么可能接下来就马上转口了呢?退一万步说,假设这个概率几近为零的事件真的在近期出现,那也一定是说明经济本身可以走向正轨,好到可以动用“重武器”了,市场这样的下跌则更无道理(甚至应该表现为利空出尽)。那么怎么去看这样突然倾泻式的跳水呢?在重新把指数压至下轨后大盘是否具备再起跳的能力呢?
先来简单的看一下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两点,而这两点也都是市场先生告诉我们的答案。第一,自从3478点下跌下来,指数一直呈现波动市状态,没有明显的单边方向,而这种市道里KDJ就成为了最好的分析方法,与去年6月后KDJ一直在高位“走平”不同,去年8月大幅波动的市场几乎一定会在J值超买后才下跌,在J值超卖后才上涨。二月底时的“新春攻势”让J值在高位盘桓了许久,简直就类似于去年6月时那样了,但一碰到上方阻力位才知道套牢盘是“真的厉害”。于是只得回身下行,这一下行就会以“J值超卖”做为目标,那时才能将短期卖力释放到极限,在三颗星后,空方终于按捺不住先行攻击,将短期波动推值超卖区。第二,在前几天文章中也强调过,板块都已轮涨过一遍后出现了共振下跌,那么接下来必须酝酿出可持续,有人气,有部分权重影响力的龙头板块才能继续上攻,别忘了,权重股已经活跃了三天,在周末效应的影响下它们多半会选择休息。在二休憩时我们必须指望八股接过红旗走出探底回升之势,无奈的是市场做多氛围严重不足,八股走势仍然不理想,甚至仍然弱于二股。(中小板指数跌幅大于沪指)权重在“弱中显强”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热点突然“轮空”也是空方一下子能够抓住多方弱点的原因之一。
解释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很好回答“再起跳”的问题了,大盘在二攻牛熊线后暂时选择往下,其实是又给小的上涨波段留下了空间,也就是说,在动态区间震荡大观点没有更改之前,笔者认为既然碰到了下方支撑,就有了先下后上的基础。我们只需要盯住周末到底会不会出现所谓的“特别消息”,只要一切平稳,伴随着指标严重超卖效应的显现,股指是绝对有能力在下轨处重新进行回升的。而这时已经“弱中显强”的二股将起到稳定指数的关键作用,超跌反弹的八股则仍然是我们“赚钱效应”的主战场。虽然笔者认为这种再起跳仍然达到攻占120日线或者60日线的目的,但短线反弹是第一步,如果连第一步都不跨出去,如何指望有中线走强的能力呢?虽然收阴,但有明确的反弹预期,所以笔者认为是不必有什么恐慌的。
新浪微博火热召集伙伴中,点击这里注册成为我的“围脖伙伴”,加入围脖一族!
我的新浪围脖:http://t.sina.com.cn/turuiwang
盘股开天小栏
请点此进入专栏
(仅为切题,兼则交流,姑妄听之,切莫盲从)
实盘+热点(请点击查看):跌势中把握一季报预增龙头(0315),区间震荡关注这颗高送转明星(0311),三阳后两种选择一种应对(0310),资金对这一板块依然关照很深(0309),平稳格局中把握下周机会(0308),大跌后关注两类稳稳当当品种(0305),短线行情面临两点担忧(03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