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的衰退带来的恐慌,以及“一泻千里”的力度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昨天道指跌破万点,虽然尾盘受G8峰会在即的影响强反弹500点,但仍收在万点之下,标普指数更是创出五年来新低。放眼周边,更是不忍卒睹:巴西股指一度跌幅达到15%以上,幸好其身处美洲,后与美股一起反弹最终仍跌5%以上,欧股几乎都创下史上最大跌幅纪录,印尼股指跌10%,俄罗斯股指更是狂泻19%!相比之下,刚刚遛完长假回来的A股虽然也跟风下跌了,但是比比上述状况,似乎好上太多了(昨天A股跌5%,只是大部分股指一天的跌幅,并没有累计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抵御海啸的背后自然是多方惯性的努力,这也是昨天笔者说“跌幅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
按理应该继续低开低走的A股又碰上了美股期货的强反弹,于是从低开近4%到向上攀爬,A股神奇的用“时间的错过”化解了一场也许已经过去,也许仍在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看起来应该是必然的,因为都在反弹嘛!但是有没有想过,在全球股指信心疲软的情况下,A股却显得比较坚强,总是先行嗅出反弹的味道,在下跌中也频频抵抗,这些是为什么?要知道,在8月全球股指大反弹(其实当时也是联动的)之时,A股可是十分“独立”的,往前走,在6月全球股指因为能源危机大跌时,A股也是“一马当先”的,目前的市场却如同换了个模样一般。
其实原因不外乎在于两点:指数位置和政策力度。在不到一年下跌70%的情况下,1800点已经成为一个指数腰斩后再接近腰斩的位置,在此处本身就会蕴涵多方的巨大能量,如果从技术上来分析的话,连续的破位下降趋势线,也必定会有反击出现,当这种趋势线是周,月甚至年线级别的时候,那么反弹周期也可以拉长一些。在指数本身位置如此之低的情况下,政策在奥运完全结束后也开始下重手护航经济,尤其是缺乏人气的市场。一个充斥着流动性,甚至过剩的经济体系居然有一个流动性不足的市场,这本身就是非常异常的,于是单边收税和融资融券相继推出,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把市场搞活,这个观点已经是一再的在文章中重复了。因此笔者是绝对不同意所谓“融资融券是A股的大利空”之类的言论,既然是双刃剑,就等于看清了风险和机会的两面,又怎么能将其绝对化呢?实在荒谬。
曾经写过“交投活跃就定有投资机会”,同时有活跃的板块也是避免指数步入“死市”的重要手段之一。昨天的农业股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今天的金融地产再次挟长假前大涨的雄风涨幅居前,这些都说明有资金正在有目的的进行进场的操作,而昨天提醒过的“海通证券在高位又换手剧烈,现出货迹象”带来的后果果然是券商股集体大跌。因此虽然板块的轮动性依然良好,但是在操作时如果误接了最后一棒,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好了。实际上,目前有机会的几大板块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是在最近几天逆势上扬或者小跌,并且累计涨幅不大的品种,如农业中的部分个股,优质制药股等等,一方面则是连续狂跌的煤炭海运类板块,一旦在周边股市出现物极必反式的反弹(哪怕是单日的),那么我们这些与油价挂勾的板块由于本身业绩不俗,反弹也会一触即发。不过关注归关注,这些操作策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理念,切勿盲从。总之,伴随着低开高走,A股在节前的强势很快就回归了,这点是值得欣慰的,也就是从这一点分析,目前的大周期依然处于“反弹”这个阶段,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分的恐慌,当然因为A股很强就过分的“激进”是更加错误的。
最后祝愿大家重阳节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