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畅淋漓的涨升结束了,130点的涨幅放到“5000点时代”也许不算很多,但是放到如今的市场上则意味着4%以上的大阳线。这样的阳线配合上昨天尾盘的急剧拉升可以看做是时间周期稍微长一些的反弹。这样的反弹会出现正是表明在市场本身连续的调整后,股价已经对部分买盘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是针对自身的严重超跌,也是相比于已经显露出中期强势的国际市场。
从大方向来说,这样的大反弹无疑是机遇。它不仅可以让股民的短期信心得到恢复,也是让市场恢复到“业绩本位”的正轨,进而完善制度的决策制度的良好时机之一。金岩石教授在其最新的文章中已经阐述过:“实体财富和股市财富的关系原来很简单:实体财富是骨肉,股市财富是皮毛。但是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日益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宰,股市财富的地位上升了,开始成为决定国家贫富的标准。著名的秘鲁经济学家索托在他的名著《资本的秘密》一书中写到,第三世界的贫穷不是因为没有财富,而是因为没有资本,穷人拥有的棚户区资产的价值富可敌国,却由于不能合法地流动和交易而不被承认为财富。富国之富,是由于有现代产权制度,所以使原本不流动的资产流动起来,在交易中释放了资产的价值。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不在于保护资产的所有权,而在于保护所有权的交易。”在GDP进入稳定期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里,股市会直接的反应其企业的盈利增长速度,进而达到虚拟经济定价权的目的,而在GDP还处于上升期的中国,如何去定义虚拟经济本来就是一个难题,遗憾的是我们的政策面似乎还没有重视到这一点,在宣称“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时却任凭指数滑落。目前的上涨是内在反应的强烈要求,也是改变这样畸形征兆的好时机。应该说回头看周末的利好措施,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已经显示出管理层的决心,要想让资本市场真正的“软起飞”,理应先丰其羽翼。
另一个角度讲,良好的资本市场也是及时明了预期,真正树立以“好”字优先的健康有效的宏观调控目标的有利条件。目前的情况已经告诉我们,为了调控而紧缩资本市场要不得,在GDP和CPI之间的两难并不能做到所谓的“左右逢源”,却让受到夹击的虚拟经济在迷茫中走到绝路。实践证明,当一国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条件时,国民消费与生产同步增长才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而在内需还强健的中国,管理层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作务,但是,打压股价,产生从股市挤出流动性的效果,与管理层紧缩的货币政策是背道而驰的。在目前纷纷展开“三千点反击战”的时候,管理层当然绝对不应该参与市场本身的博弈,而应该顺水推舟的明确宏观调控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进而让市场内的“观望”资金自行的去依据对市场低估的价值进行调研以建立起投资股票的信心,再继而让目前的市场彻底摆脱危局,今天保监会的讲话让保资切实地树立“长期价值投资”观念应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不过从长远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对政策长期有效性的考验和挑战。
还有一个挑战是来自市场本身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港股在今天继续冲关与美股“背道而驰”的情况下,已经形成了短期的上升格局,但是笔者并不想一分为二的去看待这个总是被称为好孩子的市场:当A股还处于濒危倒挂期的时候,港股和A股“互惠互助”,走出了短期的上扬行情值得鼓励。然而港股已经接近处在25000上的相对高位,再向上走,风险会慢慢大于机遇,美股更是如此。在别人已经走到半路时,A股的反弹才初见端倪,此后我们能有足够的理由走出一些“属于A股的上涨”吗?我们还能对A-H的合理溢价产生信心吗?这些都将持续的考验A股。如果场内大资金能够明确A股这个市场与其他市场的不同所在,逐渐的产生买股并持有的信心的话,那么A股以逐渐收复均线的方式慢慢走好,我们有理由相信A股会逐渐摆脱其他市场强行托市的被动式上涨而迎来它自己的明媚阳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