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保姆》作者李兰答记者问

(2008-06-23 13:48:25)
标签:

保姆

雇主

情感

我是保姆

杂谈

纠纷

骚扰

《我是保姆》作者问答

问:据说你之前是一个“嗜赌成性”的人,你是怎么走上文学这条路的呢?
李兰:
  当初我在四川,四川人都爱玩,我本来是山区里的比较富足的小家庭主妇,想着这辈子就这样熬到退休算了,没想到有一天会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坐着和大家讨论我的书。因为爱赌,我在赌场深陷了八年,赌的倾家荡产,山穷水尽。但是我心里特别热爱的就是文学,这八年里有很多经历,很多感受压抑在我心里,我觉得一定要以某种方式宣泄出来,文学就成了我首要的选择。在我们那个地方不可能实现这个梦,因为没有人能指导我。我是学工科的,学机电的,没有受过文学理论的熏陶,我肯定需要老师的指导,哪里有好老师?上海和北京。2003年底、2004年初,四川川妹子家政公司正在搞万名川妹子进京当保姆,这个事很多媒体都报道过,我看到了这个消息,就想着做保姆就可以来北京了。在我来北京之前的八年时间里,我家一直有保姆,前后用过四个保姆,我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首先,我心里不怕雇主对我怎么样,我觉得这是个小问题,而且我自己做家务活也挺能干的。到了北京来写小说,肯定是漫长的过程,如何生活下去,我必须要有谋生手段,要找一个工作,保姆是最佳的选择。保姆很单纯的干家务活,不做带孩子的,最初给我找了一个带孩子的活儿,我不干,还和他们有矛盾,他们那时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做家务活是死的,干的时候脑子里就在思考。真正动手写的时候每天一两个小时就够了,我大量的时间都在思考着保姆的生活,思考着如何写作。
  
问:周昌义编辑对你的帮助很大?
李兰:
  是的,我从他那里受益无穷。以前我在邮电局上班,2003年彻底辞去公职。来北京之前,我非常开始关心每部小说的责编,看《当代》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2003年一期里发了两个长篇,责编都是周昌义老师,我就到北京来找他,由此开始了我的文学之路,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我心里涌动着很多感觉,涌动着很多东西,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不会用写作的方式表达,是周昌义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用文字的东西表达感受,还有我自己的勤奋,任何人都没有。周老师指引我走上这条路。所以我每次走进朝内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有一种回到了娘家的感觉。
  
 
问:你在2006年出版了《以赌为生》,你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本书是要通过文学对自己的救赎。现在,你又写了《我是保姆》,这本书跟之前那本书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李兰:
    完成这部小说相对很从容一点。写《以赌为生》的过程中,在周昌义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写作技巧。面对这本书的时候就写得比较从容一点,写出来的是整体性的东西。

问:
    心灵的体验是不是不一样?当时写《以赌为生》,通过写作完成自己的救赎。这部书是通过生活的体验,变成文字,并没有救赎或者什么意义,或者你写这本书是不是也有其它的意义在里面?
李兰:
    当初来北京就是为了写《以赌为生》,没有想到在这条路上走多远。为了生存我就去做保姆。用两年半的时间写完了,一不小心回头发现我经历的保姆生活也挺鲜活的,也挺有意义的,而且没有人写过,我就想写了,就走上这条路了。写第一部小说的感觉完全是摸索着,就像在黑洞里,不知道该怎么写。写第二部小说,大体的东西能够感受到了,这是延续了我的热爱。当我写了《以赌为生》,回过头来,真的对赌博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我的热爱又放在文学上了。可能现在的小说和以后如果能出小说,那就是因为我热爱文学。

问:
    这本书里写的是高级保姆到比较有钱的家庭,其实更多的保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个月拿不到1200的,普普通通的。为什么当时写的是这样的对比性很强的?
李兰:
    如果保姆两个小时活儿干完了就走人,和雇主不会有什么矛盾。但是,如果我和您24小时相处,您有您的性格,您有您的见识。但是这些见识是不是和保姆完全相容,您可能在不经意间让她感受到什么?毕竟是雇主和保姆是两个一点都不相关的阶层,有些时候是局外人无法感受到的。您和您的爱人在一起,那么亲密的人都有矛盾,您和一个保姆,一个陌生的人,而且你们之间是钱雇佣的关系,会一点矛盾都没有吗?如果矛盾发生了,您该如何处理?如果是保姆忍让,那保姆是不是就受气了?当然,人和人之间都是有矛盾的,不能完全要求完美、和谐。有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作为一个雇主对保姆的伤害,这是很多雇主感受不到的。


问:
    换位思考一下,再做一个调查,大家都把自己当成保姆,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种类型。问题是“如果雇主对你克扣工资或者进行其它的惩罚,您会采取方式报复雇主吗?”调查的过程中,新浪的网友说看情况而定,是38%。说一定会的是36%。说一定不会的是24%。差别没有多大。如果因为雇主对你不满了,扣工资或者进行惩罚,你会报复雇主吗?
   网上的调查结果是,看情况而定的多一些,但是也有36%的人说会报复,可能报复方式不一定是林瑶的这种。
李兰:
    如果这样就很可怕了,一旦有了敌意,没有及时解除,敌意积累下去就会爆发,就会很极端,任何人都不想受气,压抑着自己,当压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有危险了。所以我写这个小说,让看到的这些人知道怎么相处,知道自己的分寸。

问:
    林瑶到最后从一头很温顺的绵羊变成了一头狼,您觉得她是被迫这样的吗?
李兰:
    完全是有原因的,她本来很善良,如果她生活的很好,没有下岗,不会出来当保姆,家庭就不会破碎,就不会和别的男人在一起,都有感情的逻辑,走到这一步,我觉得人性是一张白纸,所有的都是社会给予的,很多都是社会给予的。

问:
    很多网友看了这本书以后留言很多,大概是两种想法,一个是觉得这个保姆太可怕了,她是不择手段的,最小前面表现的很温和,别人没有给她的利益的时候她最后是很可怕的。
李兰:
    这个书里写的是一个极端的故事。我们生活中不是没有这种隐患,这种隐患为什么会这样发展下去?不能因为有这种隐患就视而不见,要去看看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当然故事都是极端的,大多数的现实中的保姆都是非常好的,非常本分,非常善良的,所以才在保姆这个市场上能够生存下来,他们是懂得游戏规则的。

问:
    你写这本书的时候,虽然写的故事只是齐总和林瑶的雇佣关系,但是能看出很多隐私,可能是把很多保姆的事情融进来写的?
李兰:
    是的。我经常去保姆公司,写小说的时候经常和保姆交流,这些事情是我们共同都面对的,全部串在一起了。

问:
    你现在还做保姆吗?会有什么打算?
李兰:
    这段时间没有了,整理这本书的时候就回家了,直到这个书出来。暂时没有安排下一步。我真的担心我现在去当保姆,人家看到这本书会不请我了。当初当保姆的时候也是为了写小说,今后怎么走还不知道,主要是一条路,还是热爱文学,在这条路上能走远不知道,只是努力,其它的生存条件都为这个服务。

问:
    这本书的结尾,林瑶去法国当法国人的保姆的时候,在那个瞬间想起了齐总,内心有很浓的思念,虽然她伤害了这个雇主,但她还有这种情感,你写的时候是不是有特别的内心感受?
李兰:
    对,写的泪流满面,写到后来每天都在哭。这种相处就是爱恨交织。您要是和雇主没有这种感受,可以拿爱情来比较,假如和爱人离婚,如果走到分手这一步绝对不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别说两个人,和宠物待在一起都有感情,何况他们两个人那么好,但命运又是这么安排。过去之后,平静下来还想着这份感情,很多人都会怀念美好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