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 |
分类: 医疗保健 |
同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 毒引起细菌引起大不相同
据介绍,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由病毒引起。一名学龄前儿童一年可以平均感冒4次至10次,成人一年也可以平均感冒2次至4次。多数为鼻病毒引起,部分由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类型中,还包括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俗称“细菌性感冒”,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也可由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专家说,大多数普通感冒的症状都较轻,一般不引起发热,但有时由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往往会出现38℃以上的高热。非专业人员单纯依靠病症很难区分,鉴别方法是血常规检查。到医院验一下手指血,即可区分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后继续细菌感染情况有点复杂,需要由临床医生进行判断。
抗生素仅适用细菌性感冒 对于病毒性感冒无效
专家指出,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感染。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对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无效。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引起细菌耐药,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菌群,造成抵抗力下降。目前治疗病毒性感冒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多采用对症治疗方法。
专家说,病毒性感冒自然病程约一周,患病后需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医学界也不主张为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对于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病人高烧不退,也可以打点滴,帮助病人维持体内代谢平稳,并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专家强调,临床医生要严格把握抗生素使用。在选择抗生素时要遵循3个原则。其一,尽可能确认病原体,至少应该根据临床检查的基本信息,判断后再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抗生素;其二,尽可能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其三,考虑人体致病的综合因素。作为患者,也要避免受广告和价格因素影响,药物并不是越贵越好,应该因病而异,因人而异。
专家还强调,抗生素疗效有其周期性,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坚持按时、足量原则。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以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预防感冒重在日常 最好不采用药物方式预防
专家提示说,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90%由病毒引起,10%由细菌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皆可发病,但一般以冬春季为高发,可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多数为散发,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病菌类型较多,人体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携带。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最重要,最好不采用药物方式来预防感冒,而应该加强日常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