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茶水发炎”事件其实并不是创新,一直以来就有各路记者扮作患者到医院“就诊”,更有“患者”通过种种手段策略骗得医生处方,然后大白天下,竭尽所能曝光和炒作。于是一个又一个医院,一批又一批医师的“罪行”被揭发和曝光。医疗行业因此而背上重重的十字架,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歉意,拿出措施以改恶习。于是北京出现“谢谢”式地诊疗模式,上海要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然而医师和医院的谦让姿态,并没有让各类媒体满意,反而借这些事件炒出更多的新闻,遭受更猛烈的抨击,于是乎无论医师群体沉默也好、积极拿出策略也罢,总之结果仍然是招来媒体一片骂声。
媒体的齐声共讨,在中国民众面前集体获得了公信力;或者为了媒体们的公信力,我们医师和医疗行业挨些骂、受些伤,甚至流点血也是应该的。
一只流浪猫、流浪狗在公路上被轧死,尚要被媒体大肆报道,民众纷纷掬一把同情之泪;而一个又一个医生被打被杀,却鲜有媒体关注。看来真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这不仅仅是医师群体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纵观今天的社会,恐怕再难以找到像医疗行业这样的众关之地了。政府不满意,民众不满意,媒体不满意,而作为焦点的医院和医师更加不满意。当一个行业或一个循环形态遭遇到如此之尴尬,那么这个行业是不是该到了要取缔和颠覆的时候了。
身体的受伤也许每一个医师都经历过,但心灵的集体受伤却被社会和媒体集体漠视着。轰轰烈烈的“茶水发炎”事件,相信终有落幕的时候,但有谁知道,还有多少“记者”样的暗探,埋伏在医院和医师的身边,出其不意的抛出各类新闻和事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