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孽子》舞台劇高雄演出媒體報導

(2014-05-08 18:05:41)
标签:

《孽子》舞台劇

高雄

媒體報道

分类: 孽子舞台剧

《孽子》舞台劇高市文化中心將登場
【中時即時 2014-05-06】王爵暐

《孽子》舞台劇高雄演出媒體報導
作家白先勇(左)與導演曹瑞原(右)一同宣傳舞台劇《孽子》。(王爵暐攝)

《孽子》舞台劇高雄演出媒體報導
白先勇認為只要一進劇場,觀眾就會有如被電流所勾串在一起。(王爵暐攝)

《孽子》舞台劇高雄演出媒體報導
白先勇(右)邀請高雄的觀眾進劇場欣賞《孽子》。(王爵暐攝)

 

  改編自白先勇原著的舞台劇《孽子》,即將在5月23日至25日於高雄文化中心演出,白先勇與導演曹瑞原6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南部的觀眾進場觀賞這部華文同志文學經典劇作,白先勇在記者會中表示,這齣劇作在國家戲劇院演出時,不知感動多少觀眾,一進劇場,就彷彿有一種電流把大家勾串在一起。緊接著在高雄的演出,更引發一股《孽子》文學效應,不只在圖書館中要排隊才借得到書,書店或網路購書也都必須提前訂購,白先勇也發下豪語,希望能前進香港演出,甚或是到整個中國去表演。

 

張小虹批孽子舞台劇曹瑞原回擊
【中時即時 2014-05-06】汪宜儒

 

  改編自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說的《孽子》舞台劇,繼2月份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8場後,5月23日起將移師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上演。
  在6日下午的宣傳記者會上,白先勇抱著台北場的1千3百餘份問卷結果笑說,自己做的戲如果真不好,實在也沒臉再出來宣傳,「但這裡頭有6成4的觀眾表示非常喜歡,2成9的觀眾覺得喜歡,加上每一場觀眾以眼淚投下的票,我知道這戲是好的,所以才能觸動那麼多人啊。」
  不過,在台北首演之後,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張小虹曾發表一篇「有這樣的《孽子》,為何還需要導演?」的評論,直抒失望之情,針對美學、情節設定、角色安排,乃至劇中對於70年代軍國威權的描繪不當等,都提出了觀點,其敢言直述的辛嗆文字,在劇場圈引發一陣瘋傳。
對此評論,《孽子》舞台劇導演曹瑞原直言回應:「妳的靈魂跟不上創作者的靈魂,台灣的劇場何須這樣的劇評。」曹瑞原認為,創作者本不喜歡解釋,但見有人抱著理論學說卻不理解劇中根本傳遞的人性、救贖與理解,「下了這麼重的標題,卻是貧乏的理論文字,我實在不想被挨著打。」

 

白先勇:相信觀眾的眼淚
【中國時報 2014-05-07】汪宜儒

《孽子》舞台劇高雄演出媒體報導
由白先勇原著改編而成的舞台劇《孽子》,即將在5月23日至25日於高雄文化中心演出,作家白先勇(左)與導演曹瑞原(右)6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南部觀眾朋友欣賞。(王爵暐攝)

 

  改編自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說、由曹瑞原執導的《孽子》舞台劇,今年2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連演8場,造成轟動,但也出現負面評價,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張小虹曾撰寫〈有這樣的《孽子》,為何還需要導演?〉一文,直言失望與不滿,引發網路瘋傳。5月23日起,這部話題作品將移師高雄至德堂上演。

 

話題戲劇移師高雄

  面對批評,昨天在高雄場宣傳記者會上,白先勇抱著台北場所收集的1千3百餘份問卷淡定笑說,自己做的戲如果真不好,實在也沒臉再出來宣傳,「但這裡頭有6成4的觀眾表示非常喜歡,2成9的觀眾喜歡,加上每一場觀眾以眼淚投下的票,我知道這戲是好的。」
  白先勇分享自己連看8場《孽子》的經驗,「這戲很奇怪,一開場,全場好像有一股暗暗的電流四處流竄,勾著觀眾的心,直到中場,龍鳳傳奇生死戀將氣場帶到最高,好像有『轟』的一聲,大家哭成一片。」某一場,坐他身邊一位高壯的年輕男孩,更是從頭到尾都嗚嗚的哭著,「我想這戲真的讓大家失態了。因為戲碰到了人類心中最基本原始的情感:父子的、兄弟的、情人的人倫。」

 

難得厲色捍衛作品

  不過張小虹在評論中針對美學、情節設定、角色安排,乃至劇中對70年代軍國威權的描繪,都提出了批判,甚至對劇中由女同志老T詮釋男同志老gay的設定表示意見:「小說《孽子》的怪胎王國、怪胎家族,乃是放逐於異性戀父權體制的黑暗存活,其『怪胎性』決不是『變男變女變性向』的隨機組合,不可不察。」
  對此,素來溫言和藹的白先勇難得厲色,流露出父母捍衛兒女名譽的神情,「從來就是先有作品才有理論,理論家的演繹是得根據作品來走,更何況隨之演繹的理論可能有百種。我從來不理理論,理論是給教授做論文的,而教授若沒理論不能教書的。」

 

「評論者靈魂跟不上」

  曹瑞原也直言回應:「評論者的靈魂跟不上創作者的靈魂,台灣的劇場何須這樣的劇評。」曹瑞原說自己身為創作者,本就不喜歡在作品之外過度解釋作品,但見有人抱著理論學說卻不理解劇中根本傳遞的人性,「她下了這麼重的標題,卻是貧乏的理論文字,我實在不想被挨著打。」
  他強調自己一直都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處理所有人性的慾望表現、糾纏矛盾,「白老師的作品已先行,毋需解釋何謂同志的認同、焦灼,重點是普世的對家的渴望、對愛的渴求,而救贖與理解,是這部作品的中心思想。」
  5月17日下午2點,白先勇將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演講廳演講「《孽子》舞台劇的情與美》」。

 

張小虹批「孽子」劇 白先勇反批
【聯合報 2014-05-06】記者何定照

 

  白先勇原著「孽子」改編成舞台劇,今年二月間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上演,引發台大外文系教授張小虹等批評,寫下「有這樣的『孽子』,為何還需要導演?」一文,認為該戲明明是劇場,卻沒有劇場感。白先勇今為該戲五月下旬在高雄演出站台表示,他最在乎的是觀眾,他每次看該劇四周都很多人哭,觀眾是用眼淚在投票,表示該劇值得看。
  張小虹在文中引用自己分析白先勇「孽子」原著時提出的「陽具父親」、「肛門父親」,指「孽子」舞台劇把男同志老Gay楊教頭角色,換成女同志老T,翻轉了「孽子」在對陽物父親(王將軍、傅老爺子)與肛門父親(楊教頭)的對比用心;身為張小虹外文系大學長的白先勇指出,向來都是先有作品才有理論,不能一昧用理論來套作品。
  白先勇說,他寫「孽子」時是把對人生的體驗寫出來,若用理論寫作品,根本寫不出來;「理論家非得按著我的作品才能寫出來,我們沒作品,他們就沒理論。」
  「作為創作者,我從不管理論。」白先勇說,像有這麼多莎士比亞理論,都是先有莎士比亞作品,才會有理論,「作品為主,理論為次」。何況一種作品會有百種理論,不能信;「等我寫出來,就是新的理論!」例如「紅樓夢」也是一出來,所有的理論就都改了。
白先勇認為,理論是大學教授為寫論文才努力掌握,因為沒理論,他們就沒法教書。許多理論家都往往自己費勁把理論串出來,但不能反過來要求作品符合他們的理論。

 

孽子舞台劇被批白先勇:觀眾用淚投票
【聯合報 2014-05-07】記者何定照

 

  白先勇原著「孽子」改編成舞台劇,二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上演,台大外文系教授張小虹等人給予負評。白先勇昨出示戲劇院做的觀眾問卷調查,指出高達九成三觀眾喜歡該劇,「理論家各有各的看法,我在乎的是觀眾!」
  張小虹二月看完「孽子」後,撰文「有這樣的『孽子』,為何還需要導演?」批評該戲沒劇場感。
  她並引用舊作「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為例」提出的「陽物父親」(指王將軍、傅老爺子)、「肛門父親」(指楊教頭)概念,認為舞台劇版以女同志老T替換老Gay楊教頭,翻轉了原著對陽物父親與肛門父親的對比用心。
  同為台大外文系畢業的白先勇昨天說,理論是大學教授為寫論文才掌握,作為創作者,他從不管理論。他說,他看了八次「孽子」舞台劇,每次都哭,周圍的人也都哭,「觀眾是用眼淚在投票」。
  他認為該戲是因打中社會久被遺忘的人倫情感,包括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愛情,才使觀眾都像作家奚淞形容的「藉他人的靈堂,哭自己的滄桑」。
  「孽子」舞台劇導演曹瑞原昨天也呼籲張小虹將同志當成一般人看待,不要用陽物父親、肛門父親等詞來隔離同志。
  張小虹說,她對「孽子」舞台劇中將楊教頭角色替換成女同志深覺不妥,並非因不合理論或原著,而是因楊教頭這照顧男同志且帶他們陪酒的角色,乃是男同志文化圈感性結構出來的特定角色,不能隨意用女同志替換。
  但張小虹也說,作為觀眾、評論者,她雖覺老Gay變女同志的安排不符合同志情感結構,但仍尊重白先勇身為創作者想開創的可能性。
  ●「孽子」五月廿三日至廿五日將在高雄至德堂演出。

 

舞台劇《孽子》 5月下旬高雄登場
經典再現 探觸人性

【yam蕃薯藤新聞 2014-05-06】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孽子》舞台劇高雄演出媒體報導

  白先勇的同志文學經典《孽子》於2014年首度搬上華文舞台,在台北國家劇院首演後旋即在5月23日至25日來到高雄,於文化中心至德堂為觀眾帶來這部首演8場。舞台劇版的《孽子》刻畫這部70年代以同志間激烈情感為經,以華人社會最糾葛的父子親情為緯的經典文學作品,在抱持著關注華文劇場的情懷下,「高雄春天藝術節」為熱情的南部觀眾帶來此齣勾動人心的旗艦大戲。

 

集頂尖藝術家跨界打造大戲

  《孽子》舞台劇可謂是集結了台灣各界的藝術家打造出來的磅礡大戲,作為華人世界影響深遠的同志文學,也是白先勇唯一長篇小說《孽子》,除了之前公布的編導人選:金鐘獎導演曹瑞原(原電視劇《孽子》導演)跨界執導,及作品多次入圍台新藝術獎的施如芳編劇之外,最令觀眾高度關切的重點就是演員的選擇,其中包含許多鍍金帝后與資深演員:丁強、柯淑勤、樊光耀與陸一龍,有他們精彩深厚的表演底子,再搭配新生代的演員群:莫子儀(飾演李青)、吳中天(飾演龍子),所產生的化學作用常常令導演激賞不已。飾演阿鳳的張逸軍,與劇中龍子有一段絕美的愛情故事,舞蹈系畢業曾擔綱太陽劇團雜技演員的張逸軍,透過他唯美的舞蹈與特技身影,讓很多抽象的情感都得以傳達到觀眾心中,也讓畫面增添許多的抒情詩意。

 

原著故事觸動各種類型的情感

  《孽子》包含了各種情感,父子情、兄弟情、愛情,各種情都在裏頭,知名畫家悉松說:《孽子》觸動各種類型的情感,觀眾「藉他人的靈堂,哭自己的滄桑」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哭點。《孽子》陳述的不僅僅只是同志故事,它所要說的其實還包含了現在已經被大家遺忘已久的重要東西「天倫」及「人倫」,人們在匆忙、速食而淡漠的社會中,有很多情感已漸漸不敢面對獲視為理所當然,像是「父愛」、「母愛」,而這齣戲喚醒了這些來不及咀嚼而被掩埋的人類情感,這也是這齣戲之所以這麼觸動人心這麼令人低迴不已的原因。

   <節目資訊>
   演出名稱:孽子 Crystal Boys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
   合辦單位:國家兩廳院
   製作演出:國家兩廳院、創作社劇團、曹瑞原導演工作室
   演出時間:五月二十三日19:30;五月二十四日 14:30、19:30;五月二十五日19:30
   演出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 至德堂
   票價:600、900、1200、1500、1800、2200、2500、3000


孽子移高雄白先勇盼再開紅盤 
【人間福報 2014-05-07】記者:郭士榛

   
  知名作家白先勇的作品《孽子》舞台劇,今年二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公演八場票房全滿,但包括藝評家張小虹等多篇藝術評論對《孽子》多有質疑,昨日,白先勇用數據說話回應藝評的雜聲,他拿出兩廳院八場演出後現場問券表示,觀眾給《孽子》的評分四和五分的占百分之九十三,給一分和二分的占百分之二,他肯定現場觀眾是喜歡《孽子》這齣戲。
  白先勇認為,《孽子》舞台劇的成功,全在於導演曹瑞原,運用一套極富創意而又有效的舞台形式,把《孽子》中極沉重又沉痛的複雜感情,成功表現出來。首先他用舞蹈來詮釋劇中比較抽象的兩場戲:〈黑暗王國〉、〈龍鳳血戀〉。尤其在〈龍鳳血戀〉中,太陽馬戲團明星舞者張逸軍一場飛揚翱翔的彩帶舞,活脫脫呈現不甘受拘束、飛向那遠方天際的野鳳凰。這場愛情悲劇,早已超越性別、生死,變成了一則有普世價值的愛情神話。《孽子》舞台劇強調「人與人間取得諒解是最珍貴的結果。」
  曹瑞原表示,高雄的演出會針對演員的表演、故事節奏做些調整,他笑稱,在拍電影或電視劇收工就放心,但舞台劇導演則是每天都不放心,因為日子在流動,每天都會產生不同變化,白先勇則認定,《孽子》要演個二十場後,不斷的修整才算定調。
  《孽子》受邀參加高雄春天藝術節,二十三至二十五日高雄至德堂演出。白先勇將於十七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演講廳講述「《孽子》舞台劇的情與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