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新五年 经典昆曲欣赏课程预告(十二)

标签: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2014青春版《牡丹亭》戏曲史意义傅谨 |
分类: 昆曲传承北京大学 |
青春版《牡丹亭》的戏曲史意义
傅谨老师主讲
5/15(四)18:40-20:30 / 北京大学理教107
1956年生,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艺术》杂志主编。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生导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开始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1990年后转向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研究。多年来,共出版专著和论文集《艺术美学讲演录》、《戏班》、《中国戏剧》、《温岭戏班》、《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京剧学前沿》、《老戏的前世今生》、《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新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戏曲美学》等十多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凤凰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京剧学初探》,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北京文艺60年:1949-2009·戏剧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艺术教室》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两度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评论奖优秀奖、2011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学术奖项;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并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曾经主持并完成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二十世纪戏剧改革发展”研究、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1世纪初北京戏剧发展研究”,北京市教委专项课题“京剧学学科建设”等项目研究。目前正主持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京剧通论”研究。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新五年 经典昆曲欣赏
主 持 人:白先勇
时 间:2014年春季下学期每周四第10-11节(18:40-20:30)
地 点:北京大学理教107
洽 询:kunqu@icipku.org
主 办:北京大学
承 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协 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赞 助:
选课信息:本课程为北京大学全校本科生通选课,占2个学分,
北京大学本科生可登陆校内门户艺术学院本科选课单中进行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