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家身影预告讲座文学与历史父亲与民国美国洛杉矶 |
分类: 白先勇 |
《台北人》标志着白先勇小说的成熟期和高峰期,集中描述了在今与昔、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断层中挣扎、失根的中国人。饱含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充满清醒和无奈的叹息。
白先勇表示:1965年在美国爱荷华州开始写《台北人》时,第一篇就引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开始创作时并没有想要写民国史,但脑海中已有了历史架构,之后再回想,自觉应是潜意识让自己用文学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台儿庄大战等沧桑历史,以小故事给串连了起来。
《父亲与民国》用历史写历史沧桑
白先勇说:“白崇禧是民国史的一部分。”“父亲白崇禧赴台是为了向‘历史’交代,与民国共存亡。”“不是真相就不是历史,不是历史就是伪史,讲述‘父亲与民国’就是为了还原历史。”“看了好多别人写的父亲传记,感觉我都不认识他了,所以我要自己写一本。”
民国命运,自始多乖,内忧外患,从未停息。桂系名将白崇禧,在整个民国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时代的阵痛,其个人命运也风云际变。前半生戎马倥偬、气冲霄汉,后半生闲居台湾、淡泊自适。英雄迟暮,印证着时代的沧桑和悲壮。
从《台北人》到《父亲与民国》,白先勇说:“时隔五十年,回头看,两本书的确互相照应,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父亲与民国》我年轻的时候恐怕写不出来,我那时候写文学,是一种感性,而现在是很多的理性在里面。”
“民国史是我们整个民族一部分的历史,比如说我们的抗战史是多么重要的历史,是整个二十世纪外族入侵,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如果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我们也不能责怪日本人,要他写真正的历史,我们自己先要把真正的历史写清楚。”
与白先勇有约
讲题:文学与历史:从《台北人》到《父亲与民国》
时间:9月22日(周日)14:00-17:00
地点:美国洛杉矶太平洋棕榈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