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长海老师侃侃而谈 穿越600年追古溯今

(2011-03-23 10:34:09)
标签:

昆曲传承

2011

北京大学

叶长海

分类: 昆曲传承

2011《经典昆曲欣赏》第四讲

叶长海老师侃侃而谈 穿越600年追古溯今

2011年3月17日18:30,《经典昆曲欣赏》第四讲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9教室如期举行,博学多才的叶长海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一课。叶长海老师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他的主要著作有《王骥德曲律研究》、《中国戏剧学史稿》、《中国艺术虚实论》、《曲学与戏剧学》等。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

本堂课叶长海老师从汤显祖的《牡丹亭》讲到现在的青春版《牡丹亭》,短短的两小时如同在品味一首婉约的宋词,内容优雅古朴,意蕴丰富而韵味十足,正如昆曲本身一样。老师从昆曲的发源讲到如今昆曲的复兴,像一首历史的长诗铺在同学们面前。老师讲到,昆曲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600年前形成了昆曲的鼻祖——昆山腔;400年前的魏良辅去粗取精,被称为“昆曲之父”;200年前昆曲曲谱的记录为昆曲能够原滋原味的保存至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接着老师讲到了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在汤显祖原版基础上只删不改,而重要内容一字不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青春版《牡丹亭》将昆曲带向世界,为昆曲的传承打下了基础。 

   课堂上,老师侃侃而谈,同学们也一丝不苟,沉浸在昆曲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之中。老师时而唱起一段,歌声清雅,让大家品味了昆曲水磨调的韵味,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相信本次课大家都收获颇丰,对昆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叶长海老师侃侃而谈 <wbr>穿越600年追古溯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